•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论提高学前幼儿音乐活动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策略王 睿

论提高学前幼儿音乐活动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策略

四川省武胜县沿口第三幼儿园  王睿 

摘要:学前幼儿音乐活动教学不仅是培养幼儿音乐兴趣的重要平台也是培养幼儿活动能力的有效方式。在学前幼儿中提高音乐活动教学有效性可从培养兴趣、挖掘听觉潜能、发展欣赏能力和教学过程游戏化等方式进行。

关键词:学前教育  音乐活动  教学有效性  提高

学前幼儿音乐活动既是对幼儿实施音乐启蒙教育的重要平台也是培养音乐情感发展音乐感知力、理解力的有效方式。我们知道,作为素质教育重要载体和实施美育主要途径的音乐活动教学要提高其实施有效性不仅可以实现帮助幼儿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等积极作用而且还可以在陶冶情操、提高素养的过程中发挥培养意义,有助于幼儿开发智力。作为学前幼儿教育实施的我们在全面践行“五育合一”课改的背景下应充分利用孩子爱音乐、爱活动这一天性创新实施策略,提高有效性,为他们架起一座桥梁,让他们走进音乐并接受音乐的培养和受到审美情趣的陶冶。

一、激发幼儿音乐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在很早的时候就具有了学习的潜能,比如当他们耳触及到有节奏明快、活泼、优美歌曲声音时就会立刻就会摇头晃脑摆手。一听见进行曲这样的声音就要挥舞着手臂,像是士兵模样,昂首挺胸行军礼。当他们发现玩具能发出异样声音时,他们就会把其作为乐器而手舞足蹈。幼儿在参与音乐活动或欣赏音乐时,常常会从欣赏到的艺术美感中得到一种情绪上的振奋而兴高采烈。我们知道,一个好的音乐作品是旋律美、节奏美以及音色美等多样化美感的统一,这些美感的表现不能通过直言不讳的言辞而不是通过声音这个不确定的表现形式来实现,通过生动动人的艺术意象来激发人们的情感,并给予人们乐感上的启发,并起到影响和教育的效果。因此,作为奠基平台,我们要通过儿童对于经常出现的熟悉的音乐和有故事背景的歌曲尤其有吸引力的特征而进行兴趣培养,使其在有强烈的表达欲的基础上产生对音乐活动的参与兴趣。值得注意的是,培养兴趣的过程中不能把要求提得过高,要注意方式的恰适性,能满足幼儿需要,能遵循其年龄特征。唯有如此,我们设计实施的音乐活动教学才能让幼儿学有动力,在兴趣内驱下成为音乐活动学习的主体。

二、充分挖掘听觉潜能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而良好的听觉是这门以听感为感知路径学科的学习的必备基础也是幼儿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先决条件。所以,在学前幼儿教育中,如何有效地开发其听力潜力,是当前我国儿童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让孩子亲身体验到各种不同的声音如鸟叫、蛙鸣、虫嗡、脚步声、雨点击地声等,指导他们通过声音的感知分辨出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的特征,并抓住这些特征以区分音乐旋律和节奏。同时我们还可以引导幼儿来玩“敲敲听听”操作,鼓励他们分别用棍子敲桌面和敲玻璃杯,从产生的声音中来比较谁的音调高谁的声音更小。接着再通过盲听地方式来区分二者的声音。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对儿童的听力进行有效的培养,还可以让幼儿获得大量的听力体验并从中体会到音乐的情绪。在培养幼儿听觉潜能中我们发现,早晨时光效果更佳,而且还可以让他们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实现陶冶性情的效果,让他们有一种快乐的心态促使他们一日活动都有不少动力。因此,用好这个时段,强化听力潜能开掘,更利于幼儿音乐启蒙。

三、培养幼儿音乐欣赏能力

培养幼儿音乐欣赏能力是学前幼教中音乐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音乐本质的要求,因为音乐是培养具有欣赏能力的大众,而不是培养音乐家。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好的音乐作品能使儿童在听的过程中产生听觉的愉悦感和体验到音乐美。在音乐活动欣赏中,通过活动组织可以对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充分发挥搭建平台,让他们潜心听积极欣赏。在这种状态下,儿童可以随着音乐的节奏和身体的上下波动,体会到其中的美妙而不断兴奋,从而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由于“音乐是最具不确定性的”的原因我们还可以让每个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想象,从而在学生音乐欣赏活动中以达到培养幼儿想象力,发展创新思维的目的。

四、音乐活动教学游戏化

在游戏中寓教其中是孩子们最愿意接受的学习之道。游戏是幼儿参与生活、走进学习的乐意途径,他们在这样的途径中既乐意表现自我又乐意主动地抒发情感、发挥音乐想象。因此,在实施中,我们尽可能地要音乐活动施教寓游戏之中进行,把音乐活动中所涉及的知识变成游戏中的项目或者内容来实施,让幼儿在玩耍中既获得音乐活动兴趣培养又能学到一定知识。因此,在音乐活动实施过程中无论是在歌唱、韵律等活动中还是在打击乐演奏、音乐欣赏等方面我们都应该采用“玩”的教法来实施游戏化教学。比如在《我的好妈妈》的授课中我们就可以寓教于游戏中来实施,鼓励幼儿通过角色在适当的场景中扮演来让学生来学习这首歌。此外,在实践中我们还经常利用《猜谜歌》《手指游戏歌》和《跳皮筋歌》等经典游戏歌来辅助进行。在游戏化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对儿童进行情感性、趣味性的培养。

当然,提高学前幼儿音乐活动教学有效性还有很多策略,但无论哪些策略,我们都要与幼儿身心特征相结合并做到从实际出发,才能在提高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让他们获得良好的音乐教育,为他们以后更好地学音乐和欣赏音乐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春莉,浅谈音乐游戏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运用[J].新课程,2018年。

[2]乔雪莉,浅谈学前幼儿音乐教学的有效方法[J].北方音乐,2021年。

 


点击次数:23  发布日期:2022/8/1 15:39:44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