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障学生信息技术有效教育教学方法探究许建峰
视障学生信息技术有效教育教学方法探究
邻水县特殊教育学校 许建峰
摘要: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社会时代,为了让盲人也能享受现代文明成果,平等参与社会。各地盲校相继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对盲人(视障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特别是对视障学生如何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教育教学,成了大家共同探讨的问题,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通过课题研究进行了一些有益视障学生学习方法和教育教学方法的探究。
关键词 视障学生 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 探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精神生活需求也随之高涨,对知识的渴望也愈加强烈,信息技术已经渗透社会的各个领域,而电脑是信息技术学习的重要内容。视力障碍学生由于视力上的缺陷,生活圈子的狭窄,学习上、生活上的诸多不便,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上更为困难。为了让盲人也能享受现代文明成果,平等参与社会,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朗读文字的软件,中国盲文出版社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开发了盲人专用的读屏软件,使盲人也能和明眼人一样上网聊天、查资料、听音乐、写文章等等,对于视障学生生活、工作、学习很有帮助,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视障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提供快捷、方便、高效,从此使盲人的学习、生活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技术也成为视障学生物质、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但由于盲人视力的障碍,给信息技术学习带来诸多不变,为了能让他们能尽快的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专业教师,有必要对视障学生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下面是我们通知课题研究得出的一些探究方法:
一、激发兴趣,排除畏惧情绪,树立信心
视障学生对于信息技术从知识的角度上是一片茫然,电脑从心理上并不陌生,当碰到电脑时有一种害怕损坏的心里顾虑,一但损坏又害怕别人歧视自己,给自己的心理造成很大的伤害和压力,再加上视障学生有一种自卑的心理,加之视力障碍,对电脑的学习基本没有兴趣。因此作为特校教育工作者一是从心理上对他们进行一种蔬通,消除害怕别人歧视的眼光,解除紧张感,排除畏难情绪,比如:只有没有素质修养的人、没有爱心的人才会对我们有异样的眼光,我们没有必要去理会他,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学习好知识,增强自身的能力才是最好的回敬。二是鼓励他们勤于动手操作,不怕把电脑玩坏,建立自信心。破除对信息技术的神秘感,尽量让视障学生接触它,可以让他们在学习中玩一些游戏,通过这种方法,让视障学生知道我也能轻松驾驭电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三是强调信息技术对于我们视障学生的重要性,对于改变自己生活质量方面的一些故事,比如视障学生喜欢音乐,就讲电脑听歌,录音;看不见汉文书,可以用电脑帮助我们阅读;想和远方的朋友说话就使用使用QQ语音聊天,还不用花电话费;收发邮件、上网等等。
二、形象化、比喻化的教学
视障学生由于视觉上的障碍,对于事物的印象不像普通一样用眼睛去看一下就知道和了解,视障学生大多数时候是通过实物触及对事物进行了解,比较抽象。对于电脑知识往往是没有实物可以触及,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只有充分发挥视障学生的学习潜能,进行形象化、比喻化教学,才能使他们更好的掌握学习以及操作的一些技巧。
电脑的专业术语很多,如硬盘与分区,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可以比喻成一套房子分成不同的小房间,有卧室、客厅、厨房、厕所,硬盘就好比我们的一套房子,分区比好比不同的房间。不同的房间可以放置不同的物品,而不同的分区也可以存储不同的文件,分类存储不同的文件,有利于我们快速、精确的找到我们需要的文件内容,用熟悉的事物来比喻电脑知识的相关内容。
通俗的语言能让学生听得明白,形象生动的语言才能表述抽象的理论,视障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是很好,文化水平也不高。用简单的语言不但能够让他们听懂,而且也能让他们对电脑的知识有一种亲切感,从信心上感觉学习电脑知识也不是那么难。形象生动的语言和恰当的比喻可以把一些抽象的名词术语表述清楚,让视障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容易理解。同时老师尽量一边讲,一边动手操作,增强印象。
三、选材合理,因材施教
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选择是至关交重要的,它关系视障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每个人对于知识的理解也各有不同,有些学生可能一讲就明白,但对于后进生则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理解,这样给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进度的统一带来极大的难度。首先应该选取最基础的内容进行教学,比如:26个英文字母的读法、键盘的认识、汉语拼音的拼读法、电脑的基础知识、桌面、开始菜单和任务栏、文件和文件夹、中文输入法、争渡读屏软件的特殊操作等等一些基础知识。同时,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掌握程度进行单独的辅导,尽可能的把相关学习内容编辑成盲文资料发给学生。
四、课堂教学内容录音,利于学生复习,提高教学质量
老师的信息技术教学从开始就应该严格要求学生,语速要慢,让学生能听懂,因为视障学生的反应力比普通的学生要慢一些,老师再继续讲后面的学习内容,由于一节课所讲的内容不是每位同学都能记住,当下次上课时,学生常常记不住上节课所学内容,把教学内容进行录音,让学生利用休息时间对教学内容反复的听,反复复习,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会更加扎实,这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通过我们多年与视障学生接触、了解,视障学生的记忆力特别好。
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学习中学习了理论知识之后,还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动手操作,通过反复的动手操作,发现问题及时改正。由于视障学生受限于视力障碍,手指不灵活、比较的笨拙、动作也比较的缓慢, 这就需要我们为视障学生提供更多时候让他们去实践操作,反复的练习,增加手指的灵活性,以便能熟练的操作电脑。在操作过程中,学生会经常不知所措,会产生一些浮躁,甚至是放弃的心理,有的会不停的提出许多的问题,老师应该走进每一个学生,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认真而又耐心的指导,手把手的教,慢慢的培养和建立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每一次理论讲完都要安排时间让学生操作,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进行多次练习、反复的练习才能达到想要得学习效果。
六、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不能一次性讲得太多,这对于视障学生既不现实也不科学,因为视障学生不像普通学生一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不能造成教的知识多,学到的东西少,这样学生会觉得什么都没有学到,产生一种失望的感觉,挫伤视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始讲的速度宜慢,以后逐渐加快,循序渐进的教学,使视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种成就感,可以大大激发视障学生学习电脑的热情。当视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了一定的兴趣之后,逐渐的增加一些内容进行提高。
七、鼓励式教学
结合视障学生的特点,介绍视障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成功经验。这样具有很大激励性,并让视障学生能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中体会到快乐。比如视障学生最喜欢听音乐,老师就教他们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播放音乐;当学生犯了错误是,尽量不要批评,帮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同时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自愿且认真的听老师讲课,学好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一个内容教差生十几遍,学生仍然不会,这时老师千万不要着急上火,以免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应多鼓励。
盲人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已经不是一件新鲜的事了,但要教好视障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又特别是视障学生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方面在我们国家还是比较少,还有待我们一起共同努力,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与探讨,真正让视障学生学习信息技术,为他们的学习生活服务,今后能立足社会多一项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