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论语文PPT课件教学应用的实践注意张 超

论语文PPT课件教学应用的实践注意

四川省武胜县城东学校  张超

摘要:以PPT为常态的CAI课件在如今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应用已成为课堂一大特征。虽然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有着重要提升,但真能助力提效提质的教学应用还需要教师实践时(包括设计与应用)多多注意。

关键词:小学语文  PPT课件  教学应用  实践需要

随着信息化进程加快,教学应用的各种CAI软件也越来越多,特别是PPT课件,由于其制作相对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信息素养不太强的人也可以制作出一些相对质量不高的教学CAI课件来,故而经历这么多年的信息化推进,现网上出现了数量巨大的PPT课件。对于我们小学语文课件PPT,随便哪一课,只要你在搜索引擎上一搜,就会出现众多链接待我们选择。面对众多的数字化信息化资源我们如何选择应用是我们在教学准备设计时应静下心来思考的重要问题,也是教学应用时应着力考虑的事情。在确,制作精良的PPT课件能让我们语文教学在促进学生主体性提升、课堂师生对话互动性、化解难点知识抽象性、提升教学效果实效性方面是传统媒介优教助学不可比拟的存在。在这几年语文教学应用中为我提效提质作出了积极帮助。但也在实践应用中也发现,PPT课件虽然功能多、交互性强,但不是其进课堂效从天降,其有效应用还需使用者强化实践需要的注意,特别是在这样几个方面进行着力,才能使其功能优势变成提效增质的教学胜势,从而达成预期。

一、会“拿来”

随着网络进万家的实现,互联网语文教学资源丰富无量已成现实不论是语文教学所需要的数字化资源是什么,总能找到一个需求却多个资源待你挑选。例如《棉花姑娘》教学,我们不论是需要预习导入的前置作业还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微课还是学习重点的课件、课后练习拓展等都可以找到相应需求的资源。面对众多资源,我们不可能一股脑儿地全搬来。要知道,这些资源一起“涌进”课堂也不现实,时间不允许,课件风格有别,重复性多,同时还在质量上有良莠不齐的弱点因此,对于出现在我们视野中的各式PPT课件,需要我们精心取舍,做到会“拿来”。实践中,我们看到有的教师面对众多的课件,觉得这个也好,那个也不错,个个差不多,感到无从下手。这就需要我们“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学“拿来”。这就要求我们要从新课标精神出发,结合单元、课时教学目标,特别是自我设计需要和学情实际,从众多的教学资源中“拿来”自己需要的课件和其它资料,为我所用。

二、会整合

如果对“拿来”的PPT课件不经过整合、取舍直接应用,就很容易被课件牵着鼻子走,成为别人课件的“放客”或“诠释人”,甚至成为点鼠标的奴隶。因此,在“拿来”甄别后,我们还要认真考量其整合问题,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能担当起自身教学设计所制定目标要求的课件来。因为值得可用的课件往往不只一个,而且各有侧重。这就需要我们学会——整合。整合方式很多,但我们要坚持以一个为主,综合其他的原则进行整合:具体操作就是选取一个最优秀的课件作为母本,然后把其他课件的可取之处加上去,整合成一个“著我之色彩”的课件。这种方式的采用是以众多的课件中有一两个优秀课件的存在为前提,其整合力度较小。当然,也可以“杂取种种,合成一个”的方法来实现整合其方法是从各个课件中选取自己所需的成分,然后博采众长,自创出一个全新的课件。这种方式的采用是以众多课件各有所长而无出类拔萃之作出现为前提,其整合力度较大,最富创意体现了教师教学应用的独具匠心

三、会创意

要使制作出来的PPT课件与教学深度整合,我们不仅要会“拿来”、会整合,还要会新,体现出符合自我教学需要的创意来。这创意一是来自纯粹的课件制作技术,二是来自先进的教育思想。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学习课件制作的种种技巧也要学习最新的教育理念。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若无前者,课件过于朴实而不吸引人若无后者,课件只是花哨,而缺乏灵魂。因此,要使课件有创意,我们首先学习新课标理念让课件发挥作用,发出良好的导向作用而促进学生按目的的有效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能培养出学生的自学能力。其次,要把下载来的以“教”为中心的课件改造的以“学”为中心的课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三,课件设计既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要有一定的科技含量。当学生一看到课件时就能被深深吸引,激发出求知欲望。

四、会切入

PPT课件什么时候入课堂进入学生视野,也是一个需要教师精心考虑的时机问题。我们常说的“恰当”“适时”看似简单却做到很难,其进课堂除导入应用不太讲究之外在化解难点时的切入就显得异常关键了。例如《爬山虎的脚》,其课堂在化解教学难点---要让学生理解爬山虎是如何爬行的那几个段落时我们就应在提出爬山虎的脚是如何爬行的这个问题之后,在导向学生思考还是不能深入理解“触、变、巴、拉、贴、爬”这六个动作时我们就应该将PPT动画课件切入其中,让学生在动画中看一看其爬行过程,再结合文本描写读一读,感知就会过渡到理解这一个思考点上了。这样的在学生思维最需要时出现的课件应用才是最好的切入,才能助力学生理解又培养学生思维。实践时切入时机的最佳选择实际上就是在学生处于“山穷水尽疑无路”之际,百思不得其解的他们最想有“柳暗花明”的到来。这时的切入如同“救兵”,作用一下子就提升了。

总之,好钢须宝刀。只要把PPT课件这块“好钢”在语文教学的“刀刃”上用对了、用好了用准了能够助力我们打造出一堂堂优质的语文课,才能让PPT这样的多媒体课件与语文教学达到了既有深度有效率的创新整合,才能使语文课堂别具有效能育人

参考文献:

[1]姚娟,谈谈PPT课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中国人,2019年。

[2]柳华来,谈谈PPT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20年。

 


点击次数:18  发布日期:2022/8/1 15:30:05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