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李 容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李 容
(四川省南江中学)
中学阶段,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明显比其他学科低,因此,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而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就成为所有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鉴于兴趣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和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相对不高的现状,我认为极有必要重新阐释兴趣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有效培养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方法途径,使学生在兴趣的诱引下学习语文,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提问的权利留给学生,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变教师提问为学生质疑,提问的权利留给学生。上课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对于指导学生们阅读有其巨大的作用。如教学《藤野先生》时,第一课时是这样安排的,导入新课后学生第一遍听录音,大致了解课文内容;第二遍听录音前,我设计这样两个问题:文中主要写了藤野和鲁迅这两个人,请你对这两个人作出简单的评价并就课文内容作出点分析。学生们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就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为进一步探究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应该是学生。学生只有自己善疑、会疑,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兴趣,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在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从文章的字词、句子、段落、选材、构思、立意等方面提出比较性、求异性、争辩性、想象性的问题,培养思维的敏锐性。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我们要进行表扬;提出的问题价值不大,我们也要进行肯定,肯定其勇气和胆量。天长日久,学生们就能深入课文,发现问题,自主质疑,有时提出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如在学习《藤野先生》时,有同学提出:“‘偏有几个中国人夹在里边’中的‘偏’去掉可以吗?为什么?”学习《论美》后,有同学提出:“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那么还能比喻成什么呢?”学生们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说出了许多贴切鲜活的比喻,培养了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
二、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师生之间和谐的情感联系,爱是其中的核心要素。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多给学生鼓励与鞭策。中国历来就有“亲其师而信其道”的说法,因此充满爱的课堂,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融洽的师生关系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使师生的互动。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时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教师能力学》中说:“教育过程,实际上是师生之间在理性和情感两方面的动态的人际关系过程。只有当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一致、亲密无间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得到保证,教育和教学才能收到应有的成效。”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紧张的师生关系下想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教学的质量,几乎是难以想象的。一名优秀语文老师,应向教育捧出一颗赤诚之心,向学生献出满腔热情,创造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围聚在自己周围,这样学生自然会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且这种兴趣多半会让学生终生受益。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多媒体进课堂,已是当前教学活动的一项很重要的形式。它以有趣的音乐、图象、颜色、画面、动作,强有力地吸引着学生。教师结合课文内容,把幻灯片、录象片、教学光盘等教学手段穿插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兴趣盎然。《观潮》一课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我们的学生基本上没有亲眼目睹过这种罕见的壮观景象。在学习这一课"潮来之时"一段,我让学生先观看录象,再闭上眼睛,听潮水奔腾、冲击的录音,想像潮来时的气势,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中的描写,最后,谈出自己的体会。让学生在这样的情景中去熏陶,使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出浓郁的情境,就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主动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知识,训练智能。
四、创造实践机会,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学生在学习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以后,教师应该努力创造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充分活动,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曾做了以下尝试:首先,把课堂交给学生,把讲台让给学生。在布置预习、提示方法的前提下,让学生走上讲台,组织教学,当一回“老师”,然后由师生共同进行评点。在我的课堂上,经常会看见学生站在讲台前,利用自己准备好的课件为同学们讲课。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其次,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阅读、自由创作。作为教师,我经常鼓励他们多读书、读有益的书,以扩大知识面,丰富自己的内涵,并且不定期地在班级中举办“好文章推荐会”,让学生来推荐自己认为好的文章,加以评论、赏析。经过一段时间,班上好读书、读好书的气氛逐渐浓厚。与此同时,我还积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由创作,在完全自愿的前提下,把自己观察、思考、感悟到的东西写下来,由学生定期对文章进行剖析、评比,然后学生作者把修改好的文章向校报等投稿。已经有九名学生成为学校文学社成员,其中大多还是编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增强。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不但学生的读写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动力之源。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习兴趣对中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努力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推动下,更好地学习语文,主动地接受语文知识,从而切实提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