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双减”下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实施丁翠英
论“双减”下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实施
四川省荣县旭阳镇富南学校 丁翠英
摘要:“双减”下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实施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在激发学生作业兴趣、增强作业创造性和强化批改评价及时性方面加大力度,从量减少、难度降低、让学生不将作业视为负担三个方面去加以落实。
关键词:小学数学 作业 “双减” 实施 有效
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重是“双减”政策中喊得最为响亮的口号,如何将口号落实变成现实是我们一线教师在执行“双减”政策中必须要做的事。如何去实现呢?我对这项政策的落实是从量减少、难度降低、让学生不将作业视为负担三个方面去思考突破路径的。在我的小学数学作业实施中带着这样的想法去践行,的确让学生实现了快乐作业的学习需求。下面,我结合这一年多来的落实实践谈谈“双减”下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实施。
一、营造一个人人参与、人人都是主人翁的教学氛围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和变化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从以前的“一言堂”为“多言堂”,从“一个老师”变为“多个老师”。我们要营造一个人人参与、人人都是主人翁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学生才会有事可做,才会有归属感,从而才会认真学习。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先自学——合作交流——最后导学总结”这样一种模式进行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先自学,让学生圈点勾画做好课前预习,锻炼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可以整合以前的知识和学习方法,对教材内容进行熟悉和初步的掌握。合作交流,学生把自己预习所得在小组里进行汇报交流,这样做既对课前预习进行了检测也提供了学生互相学习、互为相补的平台。在小组交流中每个人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每个人也会受到别人的监督,这样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学生就有了自主学习的强劲动力。最后根据学生的集体交流汇报教师再进行行之有效的引导点拨,这样效果就更明显了。这样的课堂才能赢得学生喜爱,这样的教法才是行之有效的,学生才会“乐其学”。只有如此,学生才会有强烈兴趣而乐于作业,主动去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而不将其视为负担。
二、教师作业布置要适量,要有创造性
实践中,如果教师布置太多的家庭作业学生就会产生抵触心理,当然就可能出现不完成作业或马虎完成作业的现象。所以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在布置作业应遵循适量原则,不能剥夺学生玩耍的权利,并且作业还要难易适当,形式多样,要具有创造性。现实中,仍有这样的作业出现我们视野中,不是重复抄写就是死记硬背,采取题海战术以达强化知识目的,这种呆板知识仿效的做法是让学生苦不堪言的直接原因。试想,长期践行这种作业,任何一位主体都不会以主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更不会心情愉悦。所以我们教师在作业布置时要讲求策略。笔者曾看到一位数学教师布置让学生抄写本册的数学公式、法则,一抄则是好几遍。这样的作业谁能承受其枯燥?所以,在实践中我认为不仅要适量更要有创造性。
(一)灵活新颖,提高主体兴趣。兴趣是学生是成为主体的原因。缺乏兴趣的学习是被动的高有主体性的,其过程也是枯燥的没有高效的。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是小学教育的首要目的,如果他们长期被动接受学习,没有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厌倦学习也是在所难免的。要让学生学有兴趣,做有动力,老师设计的作业题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满足他们好趣好新需求,做到新颖灵活,最大化地促进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得到培养。当有了兴趣,他们就会积极地去做作业。
(二)形式多样,富有趣味。对于小学生作业,形式一定要多样化,既可是书面作业也可是动手操作;可以是课前预习,也可以是课后复习,可以是根据课文内容画的一幅画也可以是根据课文内容编的课本剧;可以是预习时写的批注,提的问题,也可以是学了以后写的体会。当然更多的时候我们要尽可能把听、说、读、写、画、展、做综合其中,做到形式新能激趣,必要时还可以将演、唱、画、游览、调查、访问等新的数学实践相结合,增强趣味性,更具吸引力。
(三)根据需要,设计自主性、开放性作业。有时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班上学生的不同情况,我们应设计不同难度不同内容的作业让不同学力的学生自主选择。这样就尊重了学生的差异性,也给了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提高了,效果提升了。
三、对于学生的作业要评价及时,方法得当
对于学生的数学作业,评价要及时且方式多样化,投其所好。在批改作业时,我还让小组长、同学间互相进行批改,互相进行点评,既减轻了工作量又扩大了评价面,不仅有老师的评价,还有学生的互评,这样每个学生受关注的程度提高了,同时也接受全班同学的舆论监督,这样学生完成作业的主体性就显著提高了。对于完成得好、字迹工整的作业,我会写好批注、印上“笑脸”等图案表示奖励,进行登记,进行周评,看谁得到笑脸最多,谁就会荣幸地登上我们班的光荣榜,同时,我还把好的作业本让学生间进行传阅学习,这样既很好地维持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会激励更多孩子写好作业。对有进步的孩子我会进行口头表扬,进步较大的也可以荣登我们班的“进步之星”的光荣榜,对写得较差的我会进行单独交流,给予方法指导,长期坚持,学生完成作业认真、字漂亮、工整。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奖励机制也不断地变化着,不断激励着孩子们各方面精益求精,不断努力前行,孩子认真学习的习惯也在不断激发兴趣的激励中慢慢形成。
总之,“双减”下的数学作业要获得有效实施的效果我们就必须在激发学生作业兴趣、增强作业创造性和强化批改评价及时性方面加大力度。同时,还要多从学生爱好需求出发尽可能地设计出他们乐于的实践方式,增强作业育人奠基性、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郑春梅,“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J].教育科学,2021年。
[2]毛晓琴,双减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实施要求[J].中外交流,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