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教学法”在古诗有效课堂中的应用张洪芹
“四步教学法”在古诗有效课堂中的应用
四川省岳池县伏龙小学校 张洪芹
摘要:创新诗歌教学策略是提高语文古诗教学有效性的有效保障。实践中,我们可通过以感知、玩味、入境、动情等为实践步骤的“四步教学法”来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大提升,从而建构起语文古诗有效课堂来。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教学 有效课堂 “四步教学法” 应用
长期以来,语文古诗教学在方法上都没有摆脱单一二字的撒上盐,“译+背”模式是其常态化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这样模式实施,不仅教学有效性低,而且会让学生产生乏味之感,感受不到古诗学习乐趣,也给学生带来课业负担。我们知道,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古诗在源远流长的发展中其价值不仅在于给人以艺术的熏陶,更能启迪人的思想、发展人的智慧、提升人的审美情趣。有效进行古诗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艺术鉴赏力,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宏扬民族传统美德。然而,现实中的古诗教学在方法和效果上都并不能让人乐观,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教学方法实施上必须创新教学策略,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去实践。在新课标理念指引下,我们对此也进行了有效探索,摸索出了一套“感知·玩味·入境·动情”为实施步骤的教学策略,并收到了显著效果。下面,我结合实践谈谈“四步教学法”在古诗有效课堂中的应用。
一、创设激趣情境导读,感知形式美
古诗具有形式美,体现在多个方面,而语言、结构以及诗篇的句式、表达方式等因素是我们见得最多的表达方式。但这些“美元素”需要激发学生在在感情的朗读中才能挖掘发现。为此,我们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语,运用多种导入方式如简笔式、挂图、多种媒体等途径创设与诗歌形式美相适合的情境来吸引学生眼球,使其尽快聚焦到古诗美中,从而让学生在“我要学”的实践中进入到导读中来。当然,要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我们还必须要让学生在正确、流利地读的基础上去进行。要达到这样目的我们先要授与学生读法指导,引导他们在拆词划分节奏的基础上根据汉字读音特点标出重音和韵脚,把无声文字正确地化为有声文字,为其在感情地朗读诗歌奠定基础。并以此前提,引导学生放开声音朗读,从熟读走向正确直至流利,最后在绘声绘色的朗读中实现有感情地读,进而感知其形式美。
二、咬文嚼字深入探究,玩味意蕴美
把“浓缩就是精华”用来形容古诗的凝练一点都不过分。古诗虽文字少,但语言精美,字字精华,富有韵律,在较短的篇幅中却蕴含着巨大的情感信息量,积淀着无穷的智慧。引领学生走进古诗,不但能帮助他们理解和继承优秀文化,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而且还能加厚文化底蕴,养成高雅气质。但正是由于这样“浓缩”,其负面影响就是给学生阅读理解带来了不少困难,为此,我们要“以读为径”,反复朗读,使其义自现。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在熟读过程中,采取“读而生疑”策略,让学生读思结合,为此,教师在实施不宜速度过快,务必把学生“想”与“悟”的时间给足留够,让他们与文本与有充分的接触酝酿实践,对诗意有充分的体验、自悟和机会。当学生以个体之力不能解决时就搭建合作讨论平台集体合力解决,如果仍无法解决我们就可采取引导学生反复推敲揣摩的引领式方法,鼓励学生逐字逐词咬文嚼字。如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中的“杨花愁杀渡江人”一句中诗人为什么要选择景物“杨花”?(古时多以此来表达飘零之感、离别之恨)“杀”字中饱含诗人怎样的感情?通过这样引导,学生自然就会将诗人与友人间依依惜别的思绪刻画得淋漓尽致。
三、抓住景物展开联想,体验意境美
诗歌虽短,但字里行间却是“作者胸有景”的表达,有的一句却包含很多景与物,这些景与物不仅能构成美丽的意境,而且情在境中。而教学这样的古诗就必须“入境始与亲”,叶圣陶告诉我们,让学生析出其中的景与物,以体验诗歌的意境美。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前两句这短短的十四个字中却道出了渭城早上美景,那朝雨、那轻尘、那客舍、那柳丝,无不呈现出一种意境美。可是,在这景之中---苍翠欲滴的棵棵绿柳装点下的客舍却是二人的不忍离别之地,朝雨似乎成了二人心境之表达。在此环节,教师千万不要过多宣讲和分析,要引导学生用心去读文字。作者在表达自我情感时往往都是通过景与物的表达,寓意于景上,以表达心中之情。特别是一些情感诗、离别诗,更把这种写法运用到了极致。
四、情境结合引发共鸣,领悟人性美
一切景语皆情语。古诗教学的实施必须充分理解“情感是诗魂”这句话的含义而进行,下力气引导学生在领会诗人情感作文章,披情入诗,感受作者言志,从而感受传统文化中的美德和智慧。
没有深入体验,哪来深刻领悟。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体验意境上下功夫,鼓励学生与文本有充分地接触感受,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揣摩诗人的情感:在春意盎然的季节,却不能与友人同赏风景如画的景物,反而吹响了离别的笛声,此情此景,又怎能不触发诗人的离愁别绪,珍惜朋友之间的情谊。
通过引导,情感产生共鸣,使学生情感与诗人在高一维度而契合,不仅让学生领悟到诗歌的意境美、形式美、情感美这样具有美感元素的东西,更主要的是让诗歌的人性美得以呈现,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的熏陶感染,使其受到了良好的思想教育。
以上是我在新课改实践中探索到的古诗教学的“四步教学法”,或者说是策略或步骤,虽只有感知、玩味、入境和动情这四步,但每步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作进一步的丰富,使其细节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从而创建出有效语古诗教学课堂来。
参考文献:
[1]苗红淑,新课程主题整合下的古诗教学[J].教育探索,2020年。
[2]袁小欣,古诗教学如何才能充满魅力[J].教育科研论坛,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