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论高中地理教学提效提质的有效路径杜俊桃

论高中地理教学提效提质的有效路径

 四川省蓬溪县蓬南中学  杜俊桃

摘要:作为地理教师要实现提效提质就不能再蹈“一人言”“满堂讲”“纯口教”模式了,要探寻有效路径以实施。本文探讨了强化教学设计、激发主体兴趣和增强教学直观三条有效路径。

关键词:高中地理  提效提质  有效路径

随着社会发展,地理科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期。特别是在地理信息技术作为一项独立分支得到广泛应用的今天,地理学的综合性和地域性被人们充分认可。这一发展改变可以说不断地提高了人们在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生活生产文明意识。作为高中地理教师,我们如何担当起这门学科的教育重任,让学生地理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就成为我们在实践中应该加大力度解决的教学之事。在过去,我们常常“应试而教”,意在高考突围。但这样的备考,这样的教与学,似乎并没有换来高效回报。在素质教育倡导的今天,我们要实现“两大关注”、弘扬科学人文精神、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等多种教育培养目标如果继续以“教以应试”为取向,那显然是不行的,也是不可取的,在那样课堂中也是不可能达成的。因此,提效提质成为了当前教育追求的最强音。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如何使自任的学科教学实现提效提质愿望呢?带着这个追求,我进行了有效路径探索。

、做好课前准备强化教学设计

凡事预则立。古人告诉我们,对于教学这样需要有计划执行的事情如果不做好课前准备那必然会“不预则废”。其实,我们一线教师时时挂在口头的把功夫下在课前也同样是这个意思。作为教师,为了有效落实这个响应我们应在课前这个时段加强教学设计,完成“教什么”和“怎么教”两大基础任务的教学准备。我们知道,课堂教学是有目的的育人实施,为了使课堂顺利进行并提效提质我们必须把功夫花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教学讲究有提效提质的先决条件,没有保障,效率提高就无法实现。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应精心备课设计做足准备工作,为提升教育效果做好铺垫和奠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从这样几个途径来做:备内容、备材料、备教具、备学生、备方法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备学生、备方法。这是因为,对于高中地理教师对教材来说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了,特别是教学了多年的教师,高中教材基本没有多大改变,变化最大的是学情,因材施教告诉我们,只有加强针对性的教育才能确保高效实现。因此,我认为备学生、备方法是教学设计的重点。然而,很多教师并未注重于此,他们在备课时往往掉以轻心,认为教材是熟悉的就行方法就是满堂讲,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而这样的结果,没有充分预设的教学实施,导致教学相离,师生对话缺乏有序性和连贯性,教学效率低下。有的教师在课堂非常努力地多讲多分析,但依然没有换来高效回报。所以,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多年从事一两本教材实施的来说,一定要在造成备学生、备方法这两个方面用心加力,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所需和他们的地理现实,再以此选择教学方法确定教学手段,并将这些有序地按课堂结构组织教学流程。这样才能增强针对性提高有效性,实现提效提质

二、激发主体兴趣,增强求知动力

教师做足了课前功夫,提效提质就需要学生“积极配合”了。教学即互动。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要实现提效提质只能是教师的“一厢情愿”。教学相吸是互动的前提,是高效的基础。作为教师在教学实施时就必须完成这项工作,即让学生以主体的地位参与到对话中来,成为互动主体。而实现这个路径就是激发兴趣,增强他们求知动力。从现行高中学生学情来,很多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并非强烈,原因就是他们认为地理知识太抽象、太空洞、太难以理解了。作为学习的主体,假如他们没有兴趣参加,那么我们的教学互动就不会由于互不相融而构建的基础而无法得到高效的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强烈的挑战欲望和强烈的求知欲望的作用,在地理课堂我们可以根据内容设置有效的趣味教学情境,引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决心,从而调动学生能动性,提高他们参与活力,使主体性在师生互动中得以充分释放,为课堂提效提质作为他们贡献

三、更新实施手段,实现教学直观

高效教学是方法与手段精准配合的结果。而教师要实现提效提质就应做到灵活运用教法和选择恰当手段,这是关键所在,也是必然要求。而在信息化进课堂的今天,我们如果再以纯口讲实施,那必然是对科技助教的一种忽视,提效提质预期快速实现的一种放弃。我们都知道,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可以使地理课堂生动形象地再现生活生产,使教科书的内容和现实实际相联。而且,使用现代手段最好的好处是增强教学直观,能让学生在具象化的基础上去学习抽象性的知识而且能以形象化刺激完成感知和理解,这显然是提效的,而且在视觉化中学生不仅只获得了教材上的知识,还可以在动画、图片和声学作介质中获得更多负载知识这时过去口头讲这种方式所不能实现的,这实际上就是提质的表现。例如,在“自然灾害与防治”的内容教学中如果我们没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再现或模拟“自然灾害”,就难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危机感,也难以引发他们对文明生活生产方式的重视。而相反,其参与主体性强,被触动的心创新意识高,故而师生互动效果好,教学效率高。

当然,高中地理教学要实现提效提质愿望的有效路径是非常多的,只要我们潜心研究,用心探寻,很多有效路径就可以进入我们选择范围中来。还是那句话,我们在选择路径实施时一定要加强学情研究,以他们需要、兴趣以及地理现实作基准而择优,才是实现预期的最佳做法。

参考文献:

[1]曹玮,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几点建议[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年。

[2]康艳梅,高中地理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实现途径探寻[J].考试周刊,2021年。

 

 


点击次数:19  发布日期:2022/6/13 9:13:13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