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策略探究唐 胜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四川省武胜飞龙中学校  唐胜

摘要:核心素养作为人发展所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具备的生存之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为完成自身学科责任就必须探寻有效教学策略以践之,才能在多样化的途径中实现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担当。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  有效教学  核心素养  培养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人核心素养培养的需求越来越强。所谓核心素养,就是人在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中所需要的最基本的品格素质和关键能力。而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简言之就是该学科在教育培养上对学生终身发展所能提供的必备品格和学科关键能力。对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来说其要基于核心素养培养施教那就是要强化学生信息意识、信息安全、信息化责任、网络论理以及信息技术应用的计算思维、数字化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一线教师,在倡导核心素养培养的当前“五育合一”课改中我们选取有效策略来实施是一个重要且值得共同探讨的课题,在这几年推进中,我在自身信息技术教学这个责任田的耕耘对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获得了这样一些感受与体会。

一、实施小组合作教学,搭建互动学习平台

小组互动教学在增强学生合作攻坚能力、培养协同作战意识方面具有良好教学效果,在培养学生协同做好信息安全和信息化社会责任方面具有积极教学意义。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互动教学中应基于自主学习之上实施小组讨论与方法分享,鼓励学生把自主学习中所获得的“知晓”和“未解之惑”都“拿出来”进行共享先分享“知晓”再探讨疑惑最后形成共识。例如,我们在教学《网络技术应用》中的“IP地址及其管理、网络域名及其管理”时就应充分利用小组合作互动这种方式进行,这部分内容非常抽象且知识点多、繁杂,学生很容易将IP地址和网络域名混为一谈。为了让学生清晰建立本课的概念,掌握众多知识点,我们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上加强探讨,并通过列表式整理,标识出IP地址、IP格式、IP地址分类以及域名和域名系统、域名的组成、客户机城名服务器的设置等众多小知识点。实施这样教学,既可帮助学生详细掌握,不易混淆,还可增强协作能力。教师注重小组合作互动学习的同时还应注重合作作业的设计,并创造出适合于学生的合作互动条件和作业实施条件让学生在合作互动中实现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

二、实施体验式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当一个人对一件事情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之后,他就会受到兴趣驱使而积极地去探索、去实践,从而在实现自我感兴趣的活动中产生快乐的情感体验因此不管是古代之教还是现代之育,都非常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和体验式教学的探究。“有兴趣就有努力,努力就有天赋”,这就是所谓的学习法则。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常常将体验式纳入其中,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增强学习兴趣。能实现这种效果的体验在信息技术课堂常常有这样两种情况,一种是情境体验。让学生置身于情境来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情境的过程带给学生身体力行的经历,自然会受情境的趣味性、诱思性触动而产生体验。另一种是成功体验。这种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最多,因为我们把信息技术教学常设计成为任务式实施,完成一项操作或设计一个作品实现一个项目都让学生以任务的方式去进行,故而成功机会多,体验多。建构主义告诉我们学生获得的知识并非由老师所教授,而在于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自身对学习材料或借助他人作为途径而建立起来的。这儿他人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同学。这儿的“特定的“环境往往与课堂、社会、文化环境密切相关而在课堂上实施体验教学就是将这种“特定的环境”、借助“他人”等因素有效综合在一起助力学生学习,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并获得任务完成体验成功,从而产生更强烈的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参与兴趣和学习兴趣。这种兴趣促使学生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而形成良好核心素养。

三、实施探究式教学,促进理论探讨深入

信息技术学科学习既有操作性强的实践型作业,又有理论课程学习。而理论是抽象性很多知识点的获得都是以概念方式入脑的,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理论。因此,在强化理论课程教学中我们为提效提质就要尽可能地淡化分析讲解法,特别不应有“满堂讲”的做法,对于这样的内容我常实施探究式教学,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去理论知识。特别是网络论理方面的一些知识更应让同学在合作探究中去进行理解和掌握搭建探讨平台,鼓励学生分小组进行探讨,以引起情感共鸣和内化于心付诸于行。只有探讨深入,通过强烈讨论或者对阵辩论等途径让学生信息化社会责任意识牢牢在内心形成同时加深对有关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方面的法律、法规、网络伦理、公约方面的认识从而提高受培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感络伦理方面的知识

当然,能有效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方法途径远不止上文所说的几种。特别是在“五育合一”课改背景下各种方法“迎面而来”之际。作为一名课改推进者,我们不仅要优选教学方法和手段,还要在结合实际内容和实际学情上作深入思考,只有方法与内容、学情高度匹配时才可实现有效教学,才可真正担当起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培养重任。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为了让学生都具有良好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我们应一种责任担当去实施教与学创新,使其形成信息社会中的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良好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和实践能力。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手段进行优化,强化对素养培养,使其成为终生发展的必备知识和能力,以更好地满足当今信息化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田江基于核心素养培养视角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分析[J].天津教育2021年

[2]单志涛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探究[J].黑龙江教育2021年


点击次数:33  发布日期:2022/6/13 9:04:25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