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运用马晓梅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运用
甘肃省华亭市东华小学 马晓梅
汉字文化历史悠久,是我国珍贵的文化瑰宝。随着汉语学习的推广,汉语越来越国际化,小学汉语识字教学是汉语学习的启蒙阶段,关系着学生后续发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传统的识字教学大多应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比较单一枯燥,学生也往往很难掌握相关知识,然而将多媒体教学方式运用到小学识字教学当中,可以很好地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意义
(一)提高教学效率传统的识字教学程序步骤
首先教师板书然后领读,接着学生下去记忆背诵,最后课堂默写检验,这样的生硬的程序化教学模式,费时费力而且还消磨学生的学习热情。运用多媒体技术则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前提前准备好课件,课上通过多媒体课件将教学内容声情并茂的呈现在学生眼前,一目了然,节省了教师板书的时间,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识字教学
课本是师生间交流的媒介,书本上二维的文字和图片不足与吸引小学生的关注,在课堂上往往表现兴趣缺乏,而将枯燥的识字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转化成为小学生感兴趣的生动课件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三)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示范品拼读和示范拼写是识字教学中重要的两个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都会对生字进行示范读写,学生通过模仿老师进行学习,然而如果起到示范作用的教师普通话不太标准,或者拼写不规范,这就容易造成不好的示范作用。通过多媒体教学怎能有效避免这个方面的问题,规范拼写和拼读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二、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准确发音和写字
小学语文教学中有许多形近字,小学生很容易混淆这些结构类似的字。利用多媒体,教师可在生字上方配上拼音和标准读音,在课上播放标准读音,学生跟着朗读,然后利用这两个易于混淆的字进行造句,针对这个句子配上动态GIF图片,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区分这两个字之间的区别。例如在学习“缸”和“缺”这两个字时,造句“一个孩童失足掉进水缸,其他孩童缺乏急智,不能救他,司马光用石头击破水缸救了他”。将两个形近字放在一个句子中,配上形象生动的图片,学生能够轻而易举地弄清楚两者的区别。
(二)利用多媒体加强学生对词意的领悟
传统教学的弊端之处在于学生对于一些字是只识其形不识其意,还有些小学生知道字的意思却不懂该怎样表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加强学生对于词意的领悟,这样有助于学生的识字学习,例如在学习“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的学习时,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引入战国时期名将赵奢之子赵括的事迹,配上视频,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来加强学生对词意的理解能力。
(三)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一旦小学生对识字产生了兴趣,不用人督促,学生便会积极主动去学习,去探索。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小学语文学习中每一节课都会涉及生字的学习,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将生字的教学以声情并茂的动画形式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例如在小学语文一年级的教材中,有一课的教学内容是教会学生“蚂蚁、蜘蛛”等以虫字为偏旁的字,受到环境的限制,现在学生很难见到这些昆虫,教材上的图片显得有些呆板,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包括这些昆虫的视频在课堂上播放,学生见到活灵活现的可爱的小昆虫时,立刻感觉兴致勃勃,视频播放结束后学生脑海中对那些昆虫就形成了具体的印象。
三、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的注意事项
小学生很容易注意力涣散,教师要注意把握好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对多媒体课件进行科学的设计。引进多媒体技术进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多媒体只是作为一项辅助工具,教师不能本末倒置,过度追求课堂气氛对的活跃,造成多媒体技术的滥用。
综上所述,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学生以后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识字教学意义重大。灵活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极大程度上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识字量,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的探究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