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浅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沈芹仙

浅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云南省宣威市第八中学    沈芹仙

摘要:在高中化学学习中,以核心素养的指导思想为主导,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使之与时代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既满足了学生的个人学习要求,同时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针对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展开了相关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培养主要以学科学习与实践为主导,使学生不仅能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能拥有良好的学科素养与应用技能。在高中化学学习中,为了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更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教育,使其可以在良好的思维引导下,可以保持科研探索与创新精神,由此促进其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
1.打牢核心基础强化知识训练
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是现阶段新课程标准中的中心内容,同时,也是化学教学的根基之所在。然而,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环节中,想要培养核心素养,前提是要先掌握好化学基础知识,尽管依靠基础知识很难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但是学生若是未能建立良好的基础知识体系,那么想要建立化学架构就会有很大的难度,导致在遇到问题时,无法根据自身所学知识探索答案,甚至对学科素养的提升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化学核心知识就好比植物的,根扎得越深植物才能长得更加茂密。而作为高中化学教师,在授课时对所要讲授的内容要分得清主次关系,对教学时间进行合理的计划和分配,以便能够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硫的氧化物相关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SO2属于硫的氧化物的一种,单从化学性质来分析,其与酸性氧化物具有相同的性质,并且还具有还原性以及漂白性;而根据社会环境关系层面来分析,其则是大气污染物的一种,当SO2排入空气后会有部分被氧化为SO3,并和大气降水形成酸雨,使建筑遭到腐蚀,而还有部分的SO2会形成微粒对空气造成污染等。这些知识点都是在引导学生建立绿色化学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以及社会责任感。另外,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层面来分析,这部分知识点还充分的体现了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故而这一部分的知识应该被视为是核心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引导学生学习,通过体验学习来建立学生的核心素养。
2.微观宏观相结合展开深入探索
物质本身带有的性质与其用途,或者是所表现出来的现象,这些都是能够通过日常生活或者是实验观察到的,借助对宏观现象的观察,提出问题,然后对其微观性质进行深层次的探究,从物质的微观层面来展开分析和探究其结构和性质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而这最终达到的目的则是借助观察单个物质总结出一类物质的性质,同时,将其有效利用,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例如,在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的教学过程中,把Na2O2放入水中进行溶解,再滴入几滴酚酞,此时的宏观现象是溶液先由无色转为红色之后再褪色,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这一宏观现象?再进行深入探索至微观层面,从而引导学生展开更深入的探究:溶液褪色现象的微观层面的原因为何?Na2O2在水中时存在Na+O22-H+OH-离子,之后教师再进行进一步引导学生猜想:Na+OH-发生结合形成NaOH,故而此时的水是碱性的,所以在滴入酚酞后会呈现红色。然而,可能还有部分未进行反应的Na2O2或者是生成了一定量的H2O2,而这些物质都具有强氧化性,因此把酚酞氧化,故而溶液褪色。学生能展开猜想,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猜想来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达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是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步骤。
3.过程教学以实现多元目标
实施过程教学,首先要建立明确的教学目标:从知识和方法,以及能力和价值观等四个层面来确立教学目标,在对每个知识点展开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以上四个层面来实现提升。例如,在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教学过程中,在涉及到Na有关的教学内容时,要明确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充分掌握Na的物理性质以及化学性质,通过金属钠的切割实验和金属钠和水的反应等实验来进行课程导入:金属钠在水中会上浮,而且会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并且还会伴随着嘶嘶声响。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对实验现象展开分析并总结相关知识点。能力和方法目标,即为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价值观层面的目标则是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帮助学生端正自身的科学态度,重视小组协作能力。
4.问题引导以体现探究意识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应该是探究性的,不能是功利性和重复性,或是机械性的实践探索。为了不让探究成为形式化的过程,教师可以采取以问题为线索的引导教学,并将其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环节,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使教师设计课堂更加简便,同时,学情的动态发展也可以得到更好的反馈。然而,必须要强调一点,那就是在课堂教学环节中,不能只是由教师来提问,学生同样要针对现象或是理论展开思考和猜想,提出疑问,教师和学生要一起提出拥有探索意义的问题,接着学生从问题进行切入,一点一点地深入探究,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宏观辨识能力,同时,也达到培养学生微观探析能力的教学目标。
   总之,在新修订的高考化学考试大纲中更加突出强调了对学生化学核心知识以及能力的掌握,教师在向学生讲授化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对化学学科的本质以及思考方法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总的来说,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可以称得上是从真正意义上展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从问题设计到知识框架的提炼,再从科学实验探究到理论实践,都和传统意义上的以知识为目的的教学理念不同,而是将更多的权利交到了学生的手中,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使其在问题探究中构建化学课堂,逐步建立科学探究思想,同时,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点击次数:22  发布日期:2022/6/13 8:40:32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