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小学科学实施生活化教学几点体会青 媛

小学科学实施生活化教学几点体会

四川省南充市石油南路小学   青 媛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的课内外生活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传统的科学教学,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过于追求知识的传承,过于强调集中统一,把自己孤立、封闭、僵化起来,要革除这些弊端,就必须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让学生从生活中进行体验,从体验中促进理解。因此,科学教学应遵循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生活经验,设计一系列有实质性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建构属于自己的科学知识体系。
    一、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环境
    传统的课堂环境过于强调了学习的功能,忽视了注重和谐情感发展的乐学环境、宽松的人际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而创设生活化的课堂环境,能使学生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生活场景中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如在学习《食物》这一单元,这一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是紧密相关的,而往往天天接触的东西容易被忽视,他们并不关注和参与家庭事务,因此很少有学生会主动地研究食物的营养问题,根据对学生原有经验的分析,在课前我就布置让学生对自己一周所吃的食物做调查记录,并自己设计一份最佳食谱,一方面想让学生通过调查记录,产生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想为课堂研究提供一份原始材料,把课堂研究的问题与学生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上课前,可以把课桌两张合并,把同学四人一组,组成十二个家庭。课上,先让十二个家庭开个家庭会:讨论今天的午餐准备吃些什么,以达成共同协议并讨论出这样的午餐对人体有什么用?这样做,可让学生充分交流各自食谱的优点,充分了解各种食品的营养成份,并能各自大胆说出对家庭中其他成员的食谱的想法,让他们能畅所欲言、有所选择,这也是了解学生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的一个机会。在争执过程中,老师适时地把矛盾的焦点引导到这些食品对我们有什么用?这个问题上来,从中暗示了食物与人体的密切关系。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家庭成员商定的认为最佳的食谱,用橡皮泥做出自己的午餐,再向其他家庭介绍自己食谱的作用。在介绍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的表情都很慎重,一本正经,好像自己是个真正的营养大师,当其他学生反驳时,他们都会拿出各自准备的资料;当人家心服口服时,脸上的笑容是那样的灿烂、那样的兴奋。在这个生活化的课堂环境中,学生们轻松愉快地交流了思想,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也感受到了生活的幸福、甜美,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二、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内容
    课程改革启用的新教材,编排科学合理,紧贴学生的生活。因此使用这些教材进行教学时,应该将课堂教学融入真实的生活中,用生活的理念构建科学教学的大课堂。让科学教材生活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有利于探究活动的展开,也有利于探究能力的培养和科学素养的养成。在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的同时,我们必须放开学生的手脚,鼓励学生到生活的海洋中去体验。以前,科学这个词眼在我们看来是高、精、尖的代名词,离普通人的生活太遥远了。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与提高儿童的科学素养,而儿童的科学素养的提高与否,最终是通过他们的行为方式的改变和科学生活习惯的养成表现出来的,因此,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接受这样一个观点:人人可以做科学,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如在学习《阳光下的影子》一课,这课是以研究影子产生的条件为重点内容的课文,它改变了室内实验研究的方式,而是让学生到室外以太阳为光源进行实验研究,由室内转向室外研究,对孩子来说是一种身体的解放,贴近孩子的生活;但完全遵照课本安排去研究,孩子们的兴趣显然不大,摆弄一会儿就失控了,满操场地跑开了,我感到这时只解放了孩子们的身体,没有完全溶入他们的生活,他们并没有完全投入这个学习状态中,望着孩子们欢快跑动的身形,忽然灵机一动:何不投其所好,让他们利用自身的跑去研究影子的秘密。于是,我把孩子招集过来,给他们布置了四个活动任务:快速找到自己的影子;很快把影子藏出来;变化你的影子,你有什么发现;想尽办法去踩到别人的影子。最后,跑累了,大家围坐在草坪上,进入了研讨:找、藏两次活动,无形中的比较使孩子们毫不费力地发现了影子产生的条件,根本无需你多说半句,而这是本课的重点!更让你惊喜的是,他们对影子的描述是那样逼真、细腻、实在:我的影子有时比人大,有时比人小;影子在我的前面,是因为太阳在我的后面;要是太阳在东面,那影子就在西面;影子是黑色的……。开放式教学其实质不仅在于教学组织形式的开放,更重要的是要配合开放的形式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给他们最佳的学习方案,鼓励他们到生活中去发现,去体验。形式的开放服从于内容的开放,而内容的开放一定要适应学生的实际生活。
   三、创设生活化的科学实践活动
   传统教育是以为中心的,脱离生活实际,轻视,所以创设生活化的科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活知识,用活知识。如布置生活化的科学作业,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科学就在生活中,科学会给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1、查阅型作业。如在学习《我们吃什么》一课前,可先让学生统计自己家庭一周内吃些什么;然后让学生利用电脑、书籍等方式查阅你们家所饮用的食品的营养作用,并与父母共同讨论,根据实际生活情况,制定出一份食谱。
2、创作型作业。老师再次利用学生手中的食谱为活动材料,通过一堂课的学习,让每位学生了解科学饮食的重要性,然后把这张食谱带回家,再与父母共同讨论修改,从营养学色、香、味俱全的角度出发,根据自己家庭的具体生活水平,制定出科学营养的食谱,这张修改的食谱又可延续到《食物的搭配》一课中使用,从而既提高了孩子主人翁的精神,也可在活动中放手让学生去创新,更提高了每个家庭的生活质量,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是为人服务的,现代人离不开科学。3、专题型作业。每学完一个单元,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生活的环境来选择研究课题,进行专题型的研究,如《生活垃圾的来源和处理》、《空气污染的调查研究》、《小学生近视眼产生原因的调查》等,确定课题后,学生们可利用身边的资源展开调查,利用采访、查资料、实验等方式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另外,还有探究性、参观性的生活化作业等,这些都可以引导学生去研究身边的生活,关注社会动态,做在生活中学习的主人。


点击次数:19  发布日期:2022/6/13 8:31:48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