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小学美术教学初探李 倩
新课程下小学美术教学初探
李 倩
(四川省平昌县信义小学)
摘 要:在一切有生命与无生命的知觉对象中都可能有某种审觕征,就看我们怎样去发现它。
关键词:小学;新课程;艺术;课例
伴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我国小学美术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笔者结合自己小学的教学经验和《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农村小学的美术教育现状进行考查与研究,一些浅浅的认识与同行商磋,为提高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做一份贡献。
在现行的美术教育中,农村和城市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城市的家长相对农村比较注重孩子的素质教育及全面发展的能力,大力投资,不惜重金,而农村农长的观念相对滞后许多,他们认为画画是不务正业,既浪费了钱财,又耽误了学习,只有学好文化课才是正路。还有的家长和老师认为只有差生才要学绘画,文化课好的孩子,学绘画是会影响班级的分数和老师的教学成绩。
殊不知,绘画是孩子的天性,不但可以增强孩子的情商教育,还可以培养孩子能力的发展以及性情的稳定,以及表达自我的能力,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备的技能,它不仅能够开发孩子的潜勇,为孩子的想象力插上翅膀,且为文化课的学习起着促进的作用。人们经常把科技与艺术比作一棵文化之树上结出的两只硕果,尽管两者的活动领域和价值取向各不相同,但它们却是同源、异质而又互劝的,是相辅相成的。
在以住的美术教学中,我们很少把美术教育和其他相关的学科,尤其是科学技术进行联系。但在以“促使学生健康、全面、持续发展”为教育目标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关注各门科学的融合。因此在《美术课程标准》的原则指导下,教育工作者们精心研究和编订了美术教材,笔者认为是一套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用书。比如:小学四年级的美术课本中有“巧用对称形” 相应的数学课本中就有“梯形的认识”(空间和图形的教学内容)。
怎样提高美术课堂效率,保证孩子们都能得到正常的美术教育呢?笔者认为:教师主观因素是很重要的,要端正自己在学科中的态度,不能有偷懒和松懈情绪,做出成绩得到领导和家长的支持,改变已往不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教师生动、形象、精炼、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手段。下面是我的一些教学实例,希望得到同行的指点和批评。
一、把孩子带出课堂,走进大自然
有些孩子爱画相同的形象,始终没有变化时,时间长了容易形成一定的概念或模式,这样会影响绘画水平的提高,对于这样的学生应该去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这是帮助孩子在艺术天地里成长的重要方式,比如带学生爬山、郊游、唱歌、跳舞、开运动会,举办艺术节等等,甚至生活中的吃饭、洗澡、刷牙、睡觉等点点滴滴都可以说是丰富孩子作画感的源泉,孩子要透过亲身的经验,才能描写出生动、活泼、充满情感的作品。这样孩子在绘画过程中得到满足。
二、模仿
模仿是人的一种本能或天性,人是从模仿自然开始,进而学会创造的。我在上《奇妙的爬行》这课时,画了很多的范画,给孩子们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孩子们就象打了兴奋剂一样,我也深受启发和感动。
我在纸上画了很多爬行的动物:有毛毛虫在树枝上扭来扭去的爬行,树枝弯来弯去画满整张纸,有乌龟在五彩路上爬行,就象跳集体舞,蜗牛在水边爬行,蚂蚁在窗台边爬行欣赏着窗外的景色……
三、多媒体的应用
时代在发展,多媒体在学校的普及,也给教师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给教学带来了很多方便,可以达到优化教学的过程,使美术课真正做到寓教于美,美中育人的目的。我在上《大家动手做条龙》这课时,运用了多媒体教学,这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课形,全日制中学课程标准规定,教材体现人文性质,同时引导学生参与文化传承的重要价值,本课围绕着它的文化进行了探究性的学习,我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一是分组汇报课前收集的资料及学习成果,自制课件。二是讲起源,画龙尾,说名俗,找成语,二是欣赏以龙为题材的美术作品。重点是艺术实践,难点是结构问题,我用投影仪演示造型和构成方法,主要是让学生看的清楚,演示了结构图,启发学生看图自己制作。还有两个同学大胆地走上讲台演示了龙身龙腿的做法,他们的成功,使得同学们为他们鼓了掌。
搞好美术教学不仅要教授课本更重要是开发当地的美术资源,丰富和优化美术课堂,也是必要的途径。我校地处淮河北岸,有着丰富的淮畔文化,每逢集市就有当地农民载歌载舞,锣鼓喧天的庆祝形式,有花鼓灯和戏曲等,还有着取之不尽的黄粘泥土,都是可供我们开发的美术资源,后小的美术老师就利用了这种优势,深入研发校本培训教材,开设了篆刻、剪纸、陶艺等特色教学,为珠城美术也增添了一笔亮丽的色彩,希望我们广大的美术教师,都能开动脑筋,为祖国的美术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陈坚.新课程理念下的美术有效教学初探.才智,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