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夏 辉
论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
四川省岳池县黄龙小学校 夏辉
摘要:持续学习所需要的强劲动力来源于强烈兴趣使然。小学数学要提高教的有效性就必须强化学生主体性培养。本文探讨了让学生乐此不疲学习的兴趣培养策略---和谐师生关系、开展合作学习、信息化手段和结合生活实际四种。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习兴趣 培养
持续学习所需要的强劲动力在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看来那就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小学数学要提高教的有效性就必须强化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动力供给。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其乐此不疲的学习才可能实现,甚至将主体性变为“挤时间学习”。小学数学作为奠基之平台,加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产生兴趣也是教的一部分。作为教师不能因为教学有任务有进度要求而忽视兴趣激发。相反,还要创新培养策略使之变成现实。下面,我结合实践探讨兴趣培养策略。
一、以和谐师生关系培养兴趣
教学是师生有效地交流与对话,这种对话需要良好的氛围平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应为了快速完成任务而忽视氛围营造,相反还要想方设法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这样,不但能使教育活动有序进行和任务完成,而且还能使学生在对话过程中感受到师之亲、道之信,进而在这种和谐师生关系中产生数学学习兴趣而“乐其学”。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日常教学中观察到学生对某一学科好恶往往与他是否喜欢该授课教师有关的现象中得到证实,当他们喜欢该老师,他自然就乐于进他的课堂听他的课。反之,就会觉得他所授之课非常枯燥无味,不愿接受该老师的教导。所以,在日常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多与学生通过积极的方式建立师生关系,让他们在教与学的对话中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真诚、耐心,做他们的朋友。特别是当学生有困难时,我们教师要及时察觉,并在谈心中化解他们思想上的消极情绪,扮演良师益友。除了这种交流外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外还有一个重要方面那就是课堂的活跃民主与教的妙趣横生,这三者的共同作用自然就能使学生的学生动活泼,也唯有如此他们才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与教师主导作用产生交织而富有实效性。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进而以强烈的学习兴趣参与到数学这门课程中来学。
二、以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兴趣
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由个体独立学习走向多人合作互动,这种形式上的变化常常也能刺激学生产生新鲜感。随着新课改推进,合作学习从最初探索实施到现在的常态实施,其在形式上的新鲜感已渐渐不在,如果我们认为再以此能激趣就是不可能了。但对于一位好老师来说,其合作过程还是有很多地方可挖掘出趣味来。从现行数学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来看,激趣性明显不够。因为新课标倡导的合作学习,实际上既是一种学的方式也是一种教的方法,落实这种模式,就应设计以教促学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然而,合作也需要兴趣作动力,也需要情感作内驱,不能说有了教师下的命令,学生就一定要主动参与,认真合作。因此,合作学习过程,仍需要我们想方设法激趣,特别是参与之趣,特别是合作前的激趣和合作中的激励,很有必要。实践证明,以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激趣,最好的激趣点就是合作前和合作后,前时通过情境让学生认知产生冲突或感受到知识不够用,后时对他们的进步大加肯定增强进步体验感。
三、以信息化手段实施培养兴趣
随着以多媒体为核心的智能授课教学媒体的日益丰富,教室中出现交互式电子白板、智能电脑电视等现代教育手段就成为日常媒体化教学的重要辅助设备了。这就是“班班通”。在信息化教育中,我们一线数学老师就是要充分运用智能授课教学媒体,使教与学的过程信息化设备的大屏中图文并茂、动静适宜,而且可以立即反馈。如马上可以看出有多少学生接受了“单位1”的认识、有多少学生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加减法了、有几个学生还不能估算等。当然,这还不是主要,重要的是在这种交互环境中,学生可按自己的数学现实和爱好兴趣来选择内容学习,当然练习内容和方式也可以自选,有很强的自主性。这就意味着教师的地位和作用须发生转变,主要应在培养学生掌握信息处理工具的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下功夫。
四、以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兴趣
数学是生活的高度概括。新课标之所以要求回归生活实施教与学就是其看到了“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这是不可错过的数学学习最好的资源。实践也证明,以此为教可以有效地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在现实世界中广泛的实用性,从而产生应用兴趣。为此,我们应巧妙选择与学生经历适宜、年龄相当的富有较强数学信息的内容作为生活情境载体,让学生在参与经历中学数学、体验数学实用价值。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为了让学生正确理解该问题中存在着相向而行、相背而行和同向而行的三种类型我们就可在多媒体呈现的配合下创设生活体验情境,让学生以课本剧的方式进行亲历体验,抽两位学生扮演相遇问题中的三种情形,让其余学生看表演,作裁判,判断他们演的是“哪一出”,判断正确的也可以找一个同学上讲台来也表演一次。正是这样激励,全班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兴趣浓,都大胆叫出“我来”。这样的课堂异常活跃,教学效率高,学生获得的三种情形认知可能会终身不忘。
兴趣是最好老师,其虽属非智力,但却是学好数学的必需,因为它是推动学生积极学好数学的动因。而有效课堂需要学生以强烈兴趣作支撑参与,实现这一点我们教师就只有采取一系列配套的激励措施---灵活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激趣中实现他们主体性增强,从而乐于学数学。
参考文献:
[1]王小红,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J].新课程,2019年。
[2]李又林,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策略探究[J].教育学,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