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和PBL教育生态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索张 静
STEAM和PBL教育生态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索
张 静
(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县清江外国语学校)
【摘 要】 STEAM教育主要以课程为载体,融合了S科学(science)、T技术(technology)、E工程(engineering)、A艺术(art)、M数学(mathematics)等学科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等,弥补传统教育忽略兴趣和动手能力的缺陷,是“跨学科学习+统整性+项目式+探究式+真实性”的形式。本文主要研究当今 STEAM 和 PBL 教学模式中学科教学中的作用,STEAM教育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以及利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整理阐述 STEAM 教育下 PBL 教学法实行中的现实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问题。
【关键词】 核心素养 STEAM教育 PBL 教学法 小学阅读教学
一、“STEAM”和“PBL”的由来与发展
STEAM 的内涵是整合多门学科,并通过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可见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运用整合的方式把握五个学科的共通之处,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PBL是一套设计学习情境的完整方法,也称作“问题式学习”,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在教师的整体把握和指导下,把学习设置到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通过分析真实问题,学习隐藏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其核心在于发挥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PBL学习的核心是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去优化传统教育中的被动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潜能,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者转变为主动学习。
二、 STEAM 教育和、PBL 课程与核心素养
我国于2016年9月13日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并提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各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
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法有很大不同。PBL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使学习者投入于问题中,设计真实性任务,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STEAM 教育和PBL课程的发展前景以及核心素养落地将成为未来教育的必然趋势。STEAM 教育是整合课程,而推进其最有效的教学法是PBL 教学法,PBL 教学法以问题为核心构建知识体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指导展开教学。一个成功案例必须具备5个R,即Revealing(揭示——能够揭示事情的本质),Refreshing(趣味——具有趣味性、戏剧性等),Relevant(相关——充分的、自然的关联),Reassuring(确定——有肯定的答案),Realistic(真实——案例的骨架是真实的,加以适当修饰)。这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兴趣和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21世纪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新型模式。
三、STEAM和PBL教育生态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融合
STEAM教育重在强调综合性、探究性的学习,PBL教学模式引导教师转变观念,利用一切手段超越传统的教育模式,有机的将多学科进行融合,从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养及创新能力。那么,如何在STEAM和PBL教育生态下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有效融合呢?
(一)STEAM教育理念是以学科整合的方式培养人,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课堂以“学习问题”为驱动,改变传统枯燥的学习模式,使学生能在不同的情境下对学习产生不同的认知和体验,促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1、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阅读训练
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词语训练要注意两点: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二是要与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在教学中老师要有意创设语言运用的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轻松掌握并能熟练运用。
2、传授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
指导预习,教方法。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单元整体教学的大背景下,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自习课,以学习单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探究学习。
上好精读课,教方法。部编版教材从三年级开始课文就以“单元”的形式出现,教学时,抓住单元要素以精读带略读,以课内带课外,以一篇带整本,在实现项目式阅读的同时有重点、有计划地训练学生,逐步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3、善于启发学生质疑,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意识
老师问,学生答。这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始终处被动的学习局面,不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的学习思维。然而在课堂上有了PBL教学模式的助力,在教学过程中在任务驱动下一起探讨、分析、解决的过程了,在学生的不断追问、探索下自然而然的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4、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
在现在大语文观的视觉下,提倡小学必须读完100本书。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课外主动看书的兴趣是必然趋势。有的学生能恰当地用上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解决课堂上的问题。因此,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之一。平时,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适当地介绍符合学生接受水平的读物让他们阅读;还要引导学生运用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
(二)STEAM教育让“Mathematics”和“Art”相融合,结合STEAM教育强调的协作性和设计性特征,那就要求在学习的环境中要包涵“协作”和“会话”两大要素。课堂教学中采用分小组的模式来完成,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合作,搜集和分析学习资料、讨论和交流各自的想法、提出和验证设想等。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
在STEAM和PBL的教育生态下,我结合所任教的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内容,选择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两篇精读课文进行教学,大概用了3——4个课时,让学生以学习任务为驱动,采用不同的活动形式结合这一项目进行研究和探索。
(一)以教室目前的学习小组不变成为该项目的研究小组,共同商议分工合作事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二)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因材施教。充分利用教室配备的一体机,采用PPT演示、图片、视频相结合,更加直观的让学生观察太阳和松鼠,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进一步详细梳理课文主要内容。
设疑引导,合作、探究、创新性学习。只有敢于探索,敢于创新的人才能在未知的知识领域中越走越远。活动中,我提出问题:说明文的风格都是一层不变的吗?让学生去广泛阅读后深入探究说明文的异同,为后面自主学习“习作例文”和写作奠基。通过这种具体活动将教学和阅读相结合,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全班汇报。后期通过学生汇报所得,所有学生不仅在学生兴趣上有所提升,对这一知识点也掌握得比较好,优于“灌输式”的传统教学。
四、小结
在本次短暂的实践和自我思考中,我初步将STEAM教育和PBL课程相结合,并在实践中与小学阅读教学顺利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实施后效果甚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大胆的对单元进行整合、构建,力争创设出高效、有趣的课堂,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梁玉玲. 基于STEAM教育理念下开展小学美术实践活动课程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9.
[2]王泓丹.核心素养背景下美术在 STEAM 和 PBL 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8.
[3]《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J].大纲
[4]PBL教学及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