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培养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的有效策略蒋 蕾
论培养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的有效策略
四川省武胜县秀观初级中学校 蒋蕾
摘要:学生体育实践能力培养是学校体育教学肩担时代创新能力培养要求的重要体现,也是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力促学生“五育合一”融合发展的重要目标。本文探讨了注重兴趣激发培养、强化学法指导以及搭建实践平台等三项策略在培养学生体育实践能力中的实施开展。
关键词:初中体育 实践能力 培养 有效策略
培养学生体育实践能力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呼唤也是科学日新月异发展的强烈要求。体育实践能力是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素养中的重要组成,没有实践能力作基础创新能力就无从谈起。体育既是奠基教育的重要平台又是实现学生“五育合一”发展的主担学科,不仅要为学生具有良好身体素质奠基也要为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因此,日常教学中我们应应用有效策略,做到多措并举,着力培养学生体育实践能力,让他们在体育运动项目训练中能得到切实有效地实践能力培养,为其终身能进行有效的体育实践奠定扎实基础。
一、注重激发培养,增强学生体育实践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育是门“强体”需要耐力的学科,如果没有丝毫实践兴趣我们就采取强制性措施而要求他们必须学、必须掌握,就会扼杀他们探求体育运动真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在实践中,我们要想方设法激发和培养学生运动实践兴趣,做到以趣为径实现能力培养。这是促进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和培养学生体验实践能力的必然要求。教学中,我们要基于教材内容和要求出发,能设计出符合初中阶段学生体育能力和水平现实的又富有趣味性、启发性和分层性的教学方案,来诱发和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与参与实践的主体性。我们知道,学起于思。体育教学也应如此,不能只注重运动而不注重思维培养。有效的教学仍然需要以问诱思,促进他们在思考中锻炼,在思考中点燃运动热情。例如中长跑的教学,我们就可以采取以问激趣,通过“问题串”引导学生拾阶而上思考,让他们在思考中长跑的作用、技术以及弯道跑技术等过程中答问过程中增强对中长跑的理解,特别是要让他们在理解“极点”与“第二次呼吸”的过程中知道中长跑实践时应注意的问题和克服方法。这样教学,既让学生在未实践时就对其产生了体验与理解,还为正式运动时提供了方法。这对提高学生中长跑成绩是有很大帮助的。
二、强化学法指导,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方法
任何一项能力的提升都是在正确有效的方法支撑下才实现的。运动实践能力同样如此。作为体育教师,不论是体育课上的健康知识、心理知识还是运动技能技巧知识的教学都要将学法指导落实其中,让学生获得方法培养才能使其体育实践能力培养成为现实。我们知道,体育教学中模仿是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技术、技能的重要路径之一,但仅仅让学生模仿又不够,还要做到示范与讲解的结合、教知与授法的结合以及传统教法与现代技术手段相结合,才能使学生在增知识的同时又发展体育实践能力。如在急性跳远、跳高、三级跳远等一些田径运动项目中更需要教师实施如此式的教学方式,就以急性跳远教学来说吧,如果我们教师采取讲解与示范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实施,课堂上学生获得的感知还是非常抽象,头脑中不会形成好的印象,因为在这项连续性动作中教师的示范动作不可能做到动力定型,整个动作也就几秒时间,教师不可能将这项运动每个环节的要求(助跑速度快、起跳时间短、腾空高度高、动作幅度大)都可以在示范讲解中做到到位讲解,在难点处也不可能身子能停下定型给学生讲解,特别是起跳、腾空时。对于这样连续发出动作的运动项目的实践能力培养,我们就可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智能一体机来进行教学,通过把奥运会中的视频片断作为标准进行示范教学,让学生在观看定格画面中掌握好急性跳远技术动作要领---快、短、高、大的特点,掌握急性跳远方法,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运动过程表象,从而在自我实践时就有了良好的知识基础作支撑,故而就能在接下来的模仿练习过程中达到预期效果,实现急性跳远实践能力提升。
三、搭建实践平台,引导学生反复参与实践练习
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除了良好方法支撑外就是反复实践的平台锻炼。故而在体育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合理安排时间搭建平台,让学生得到实践能力培养所需要的平台。如在足球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就是先典型各单项技术训练,再施以技战术组合训练。这种教学思路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容易会造成学生对足球这项运动认识不深、理解不到位,很容易造成他们学习枯燥,扼杀兴趣,不能将已掌握的足球技能很好地与实际比赛结合起来,出现学、用不匹配现象。为防止这种现象出现,教学中我们应搭建平台,做到教、训、练三者结合,逐步引导学生把学习的知识技能应用到实践中。在这儿,要培养学生要具有集体意识、配合意识不能使单打独斗,在对抗中要学会自我保护。这些都是体育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所需要注意和加强的,其意义和能力发展一样重要。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为肩担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重任的我们要把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作为日常体育教学的重要追求来抓。课堂中虽然内容不一但都是学生具有良好体育素养而实施,选择不同教法以“优教”,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运动实践中体验到体育实践的愉悦,在达成“三基”掌握要求时还能够实现运动兴趣、意志品质、锻炼意识和顽强拼搏精神等培养,实现“多育融合”,从而以良好的体育实践能力为其终身体育发展服好务。
参考文献:
[1]刘立影,如何提高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J].吉林教育,2021年。
[2]吴庆飞,谈谈如何培养体育实践能力[J].广西教育,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