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民族团结教育彭希慰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民族团结教育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世客城小学  彭希慰

 

摘 要:

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向心力的民族,课堂教学在实施民族团结教育方面,肩负着重大的责任,每一名教师都要合理利用课堂教学,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加强民族团结。本文主要从“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族人民友好团结的历史”、“帮助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团结的坚定信念燃起思想的火花”、“领青少年学生感受和融入民族的团结情谊”、“通过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渗透民族团结的教育”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学科教学渗透民族团结教育 

 

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民族。课堂教学在实施民族团结教育方面, 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在课堂教学中对青少年学生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所规定的基本任务,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每一名教师都要合理利用课堂教学,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概括来说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 

一、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族人民友好团结的历史

中华民族各个地区的远古人类都创造了灿烂的早期人类文明,这些各具特色的地域性远古文明,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融合在一起,才构成中华民族的文明。例如,在授课两宋时期汉族与少数民族时战时和局面的相关知识点时,就可以在情感和价值观的设计中突出两个方面:一方面要考虑到所授课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特点,可以把学生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抗金将领岳飞作为重点 内容进行全面展开,可以让学生自己查找课外资料,在预习中掌握岳飞的抗金故事,尝试着分析岳飞受到人们尊敬和爱戴的原因,充分理解岳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课后,可以布置一篇小论文作为课后作业,还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写写感想。另一方面还可以在课的结尾部分设计一个拓展环节, 向学生展示一些反映两宋时期民族之间相互融合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图片和文字史料等,使学生认识到各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不断进行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取长补短,友好相处,共同发展,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我国民族之间的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是总的趋势。再例如:在讲授和青藏地区有关的历史内容时,就可以讲布达拉宫和文成公主的故事,来反映藏汉民族团结友好的历史,这样授课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同时也渗透了民族团结的教育思想。 

二、帮助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团结的坚定信念燃起思想的火花 

 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办法,来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民族团结信念。 例如:国家对民族自治地区长期大力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来兴建许多惠民工程,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开通了乌鲁木齐—库尔勒铁路,还有吐—哈油田的开发等,这都体现了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所作的巨大努力。 课堂上还可以引用小故事,来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例如:在进行西藏教学时,就可以讲孔繁森同志的事迹。党的好干部孔繁森同志离开年迈的母亲和多病的妻子,两次走进西藏,在西藏一呆就是十年,在这十年里,孔繁森和藏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用拮据的收入还收养了两个孤儿,遇到有需要的病人,向病人献血也是常事,这些都体现了他高尚的情操,通过这样生动的讲解, 就可以使青年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得熏陶增强民族团结的信念。另外,还可以通过民族节日期间举行的“茶话会”,“民族团结宣传月”等多种形式燃起青少年学生民族团结思想的火花。总之,备课时要处处留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向素质教育转变,真正提高民族素质加强民族团结,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带领青少年学生感受和融入民族的团结情谊

对于青少年学生民族团结情感的教育,首推当属语文课堂了,小学语文课本中就有不少民族大团结的课文,授课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诵读课文,带领学生感受蕴含在文章中的民族情感。语文教学提倡听、说、读、写,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培养学生阅读和习作的能力,在教材留白处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和想象的自由,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觉醒自觉产生民族团结的情怀。例如:在讲授《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篇课文时,就可以让学生自读《詹天佑》一文,然后进行对比,詹天佑在帝国主义的要挟下修建了中国的第一条铁路,而今天中国人修建的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铁路,詹天佑率领工人们顽强拼搏克服了重重困难,新社会的建设者凭着科技和奉献精神攻克了世界难题。从这样的比较中带领学生感受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睦。

四、通过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渗透民族团结的教育 

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简单易学,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竞技性,又有健身性和趣味性。有条件的中小学校,体育教师可以从体育课时中拿出1节课时专门开设民族体育课,然后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开展不同的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在课堂上,体育教师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创编具有少数民族风格的健身操,还可创 编民族舞,还可以将武术、太极拳、空竹、蹴球、跳竹竿、滚铁环、踢毽子、跳皮筋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教学内容中来。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每学期举办一次全校性民族体育运动会。在中小学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既能增强学生体质,又弘扬了民族传统的体育文化,增强了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和思想。总之,就全国范围来看,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在一起,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各民族之间相互影响,彼此团结,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事业,要靠各民族人民其中包括青少年学生的共同努力,在中小学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维护各民族团结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仁华.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现状综述 [J].教学月刊 中学版 )2011 年 11 

[2] 李鸿博.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研究 [D].大理学院:2012 


点击次数:15  发布日期:2022/5/13 9:04:2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