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高中物理教师如何在布置作业上实施研究性创新王国富

高中物理教师如何在布置作业上实施研究性创新 

云南省宣威市第八中学  王国富   

【摘要】对于高中物理教学而言,作业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靠。高中物理作业的有效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复习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更能学有所用。对此,本文详细分析高中物理教师如何在布置作业上实施研究性创新。
【关键词】高中物理;作业布置;研究性创新
0.引言
众所周知,高中生课余作业负担很重,这是现在社会普遍关注的教育问题。作业本是为了学生的学习考虑,能让他们通过多练多做来掌握新学的知识,而不是大量枯燥资料的堆积,给学生加大压力。所以,高中物理在学生作业的设计上,应当是以教育作为基础,加入更多的趣味性元素,促使作业变成复习巩固的手段。
1借助信息技术,创新作业研究性
伴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当前的沟通途径越来越多,微信便是其中之一。教师在教学之余,也可以借助微信进行作业布置,从而展现作业布置的及时性。微信具备四个特点,分别为信息发布及时性、传播速度快且广泛、能够及时沟通具备较强互动性、成本低廉[1]。正因为微信这一些特点,教师可以在手机当中应用微信,并和同板学生、家长建立一个班级微信群,并借助这一微信群进行作业布置。
例如,在高中物理加速度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作业的布置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课堂教学的前一天,布置关于加速度的预习作业,让学生借助自己预习的方式基本了解加速度的相关参数以及公式等,并能够基本的理解和参数教材当中的加速度公式,对教材内容以基本的了解。第二个阶段便是在课堂教学完成之后进行布置,布置一些应用型的作业,如飞机起飞前在地面上划行,在30秒内,速度由零增加到81m/s,那么飞机起飞前的加速度应当为?。在上述的作业布置过程中,第一阶段中通过微信,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任务,并且家长在掌握作业内容时可以辅导孩子进行学习;在第二阶段中应用微信,可以让家长更好的了解教师布置作业的意图,并监督学生的完成情况。总而言之,借助微信布置家庭作业,不仅可以为教学带来更多的便利,还可以让家长更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根据家庭作业的内容进行家庭辅导,促使高中物理教学更高效、高质,突出作业的研究性。
2改善作业方式,创新作业研究性
我们大多数高中物理教师对学生的课外作业是非常死板的[2]。比如说物理作业,不管是学习什么样的内容,作业总是记忆公式并背熟公式,这样的作业在研究性方面是毫无意义的。再者就是罗列资料书上的题目,要求学生去做。完全没有起到启发的作用,没有开发他们的思维。作业的练习只是完成了教学的任务,表面工作,得不到任何学习回报。故而在作业的设计上,老师应该靠近的方向是启发学生思维,巩固知识。作业设置要多样化,学生能学会自助学习,提高了兴趣。例如力的合成课堂教学中,在作业方面的设置便可以是以实际生活当中的现象为主,而不是以教材当中的习题为主,例如让学生在家庭当中应用弹簧测力计开展相应的实验,并验证课堂中所指出的物理理论,从而趣味化、探究化物理作业。
所谓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所以布置趣味作业,能让学生在作业中也感受到快乐,除去学习的疲乏。物理的实践性很强,老师在作业的设计上注重联系生活,让学生感悟物理学习的价值和乐趣。学生的兴趣还有利于他们的创造,所以在学习后,布置实验室的学习作业,让学生做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其教学效果必然事半功倍。
3优化作业方式,创新作业研究性
高中物理教学,教师机械的讲着课文中的内容,轻描淡写,不注重与生活实践的联系[3]。我们物理教学的目的是带领学生认识这个世界,探索和发现未知的东西,这就需要自主实践和动手了。学习知识是为了开拓眼界,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培养个人素质和情操的。如果学而不知,学而不用,则整体教学作用便会被弱化。对此在作业设计这个环节,应当适当的加入一些研究性、探究性的内容,丰富作业的教育作用。
通过设计实践操作作业,提高学生的研究性能力,这样的作业加强了生活和教材学习内容的联系,还能将课本中的东西变为实物,与学生现实生活结合,让学生动手。例如,在摩擦力的教学中,学生可以在家庭当中开展完成摩擦力的实验研究作业,通过小球在不同摩擦力平面中的滑动距离来探讨摩擦力的存在和特点,从而丰富作业探究性。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和时代要求下,作业的布置方式、布置内容都需要更加多元和多向,作业应当更加倾向于多元化,内容方面应当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为主,加入更多的趣味性内容,让作业能够发挥其效果,达到本来需要达到的目标,促使高中物理教学具备更为显著的研究性作用。
【参考文献】
[1]薛二勇,高莉.城镇化进程中教师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与政策创新——“庆祝第三十个教师节暨2014·中国教师发展论坛会议综述[J].教师教育研究,201527(1):109-112.
[2]秦欣梅,刘红梅.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研究——基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视角[J].职教论坛,2015(5):14-18.
[3]李葆萍.智慧教室中影响教师创新教学方法选择的因素探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527(3):50-55.

 


点击次数:16  发布日期:2022/5/13 8:39:03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