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蒋芳芳
论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
四川省岳池县伏龙小学校 蒋芳芳
摘要:兴趣是学生“我要学”情感内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语文课堂凸显学生主体性的一个重要路径。本文探讨了巧设开课导语、适时煽情激情、创设教学情境、鼓励自主学习和设置诱思疑问五种实践策略。
关键字:小学语文 学习兴趣 激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课堂中加强兴趣激发策略创新,丰富激趣路径,让学生真正变被学为我要学,就必须强化激趣策略应用,通过行之有效的途径让学生爱上语文学习。传统语文教学不重视激趣策略应用,课堂上总认为学生自己要学,常把教学进度放第一。这样的做法让很多学生还未静下来心学习就错过了教师讲授新知的机会。这样的教学相离自然不能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对话有效性。在强调师生互动的现代课堂中我们教师为了促进课堂高质量生成就必须丰富激趣策略,使课堂趣化有活力,是学生乐学的好地方。下面,我就激趣策略应用谈谈。
一、巧设开课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开课激趣,为夺人眼球而创新是很多一线教师天天都要面临的问题。很大教学大咖们都认为这是一个不可轻视的环节。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开课激趣大多基于教材而始,将内容与激趣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一点,在新课导入教学中,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与转换要由导语来实现,使大激趣上和衔接上充分发挥张力。导语的主要内容无非是故事的发生背景、人物的生活经历以及激励性语言,如果生动活泼再幽默,那这样的导语引导作用更明显,更能让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让他们在接下来的新知学习中更加专心致志和兴趣盎然。
二、适时煽情激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人因情感而发奋,适时煽情激趣在促进学生主体性发挥上是其他任何策略实施都不可比拟的。课堂中,充分发挥语文人文性作用增强学生学语文的情感,其首要要求就是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找到自我尊重与归属感。所以,老师要真心爱护每个同学,不要对学力差的同学有任何的偏见,要在班集体中建立起相互关怀、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共享快乐的人际交往关系,适时煽情激趣,让学生心理需要得到满足,这样才能切实地实现主体的最大需求。
三、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老师是教学活动引导者。老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能动性。为此,教师要按照学生的语文现实和认识规律创造学习的环境,使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辅导员。在教学中,要结合内容创造一种生动、富有包容性的教学环境,坚信学生能学、有方法学,循循善诱,有耐心地引导。营造一种师生间心灵和谐的氛围,让同学觉得教师是朋友同时又是自己最好的知己。通常,在课始十几分钟后,有些同学会由于久坐而感到不适,从而造成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的效能下降的后果。这时,我们就可以讲一讲与内容的相关的故事或人物经历,或者利用多媒体引进相关的视频资源。这样既彰显了教师的教学智慧又使课堂活跃有趣味。例如,在教学《纸船和风筝》的第二课时中段时,我看到好几个学生无精打采的样子就果断停下教学就选择了有激情朗读这一做法,让学生“拼读”的竞争中增强学习兴趣再进行新授讲解。这样的朗读情境给学生兴趣培养起到了很好促进作用。
四、鼓励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鼓励自主学习,没有促使学生成为乐之者的强烈兴趣作后盾,那是不可能获得高效的。语文课堂是授与方法让学生乐学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要给他们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使他们能够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在教室里,注重学生的行为,尽可能减少讲授的时间,尽可能地安排预习和家庭作业,让他们在课后阅读课外书籍,扩大自己的眼界,从不同的侧面和路径吸收到更多的有用信息。目前我发现有不少同学努力不够,碰到字词、关键句等理解问题,就不去查阅工具书,只凭着自己的主观判断和直觉。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一再告诉同学们如果不能把这些入门级的问题处理好,就会降低自主学习的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同学掌握所需的工具书和网络查询这一利器进行学习,并请他们说明所采用的参考用法。这也是一种兴趣的促进之法,其在实现学生高效学习上起到的作用也是很明显的。
五、设置诱思疑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诱思疑问往往是使人忘记周围的一种最好做法,那些所谓的入神往往就是被某个事物吸引后的结果,是兴趣强烈的结果。在激趣中我们同样可以如此进行。在课堂上,通过设悬疑或提问,使其发挥想象力,并通过思来使其产生学习的兴趣,也是一种行之有效路径。例如《画鸡蛋》一节教学中,教师首先提出一个问题:“你能不能把蛋画出来?”对于这样的提问,同学们会不加思索地给出“会”、“容易”等答案。此时,教师又提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东西,实际上,蛋壳不是那么好画的,你不相信吗?来听听我给你讲一个故事。接下来教师找开课本便开始了朗诵,让大家理解《画鸡蛋》。这时学生在课堂上就会全神贯注地聆听,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成效。
总之,最好的教师应该是兴趣,最好的教师就应该是最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的教师。学生对学习的爱好,是通过双向的教育行为而形成的。要使学生学会学,要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是前提,没有乐学的情感是难以实现“我要学”向“要我学”的转变,更不会有在力促“五育并举”中实现学生各方面都有较好的发展的可能,所以,语文教学需要常激趣。
参考文献:
[1]张洪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J].成才之路,2020年。
[2]付立平,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J].学周刊,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