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必须具备高素质以适应新课改陈 欢
地理教师必须具备高素质以适应新课改
陈 欢
(湖北省巴东县京信友谊中学)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对学生的培养由“知识型”人才,逐渐转变为“能力型”人才的培养,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教育内容看,更加重视实践性、人文地理教学,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在专业发展上,要重视综合性知识的学习,既要重视自然地理,也要重视人文地理;从教材角度看,其结构更合理、形式更灵活多样,图象资料所占篇幅大,很多知识由原来的文字表述,转变为图象知识。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观;教材观
新课改地理教师在如何挖掘教材、拓展新知识、开发课程资源方面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地理教师必须重视自身专业素质的修养,拓展教育教学的途径,要与时俱进,紧跟新课改的步伐,在地理教学中取得丰硕的成绩。
一、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符合新课改需要的新理念。
1.新的地理教师观
教学的根本点在于学生的学,教师必须为学生学习服务,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因此,教师的角色亦被赋予新的内涵: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的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为“平等中的首席”;由被动的学习者转化为主动的研究者。
2.新的学生观
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其尊严和人身权益。学生是整体的人,教师既关注学生的认知心理,更要关注他们的情绪、情感体验、道德修养和人格培养。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在教育教学中允许学生犯错;学生具有可塑性,正因为如此才使教育成为可能。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的人,必须予以充分挖掘。学生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体,应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3.新的地理教学观
新课改要求改变原来的单一、被动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把接受学习与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等密切地结合起来,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全面发展。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实现教学行为的几大转变,即由教师的“教”转向重学生的“学”、由重知识传授转向重学生发展、由重教师的权威转向重师生的平等交往与对话、由重结果转向重过程以及由重统一规格转向重差异性教育。
4.新的地理教材观
新课改教材观认为,不必过分强调教材的精华性、权威性和学术性,教材只是一种材料和资源,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因此,教师不必完全忠实于教材、一味照本宣科,而应大胆质疑与创新;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可以是教材的编写者;教材应该是多样化的。
二、必须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
坚实的学科专业知识是教师的知识结构的核心。地理教师只有完整、系统、扎实、精深地掌握地理专业知识,才能在教学中统揽全局地处理教材,才能教给学生掌握地理知识、技能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智力,使他们将地理知识融会贯通。
首先是熟练掌握地理课程的专业基础知识体系,掌握其地理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如地球、地图知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或系统的地理知识。其次是熟练掌握地理专业的主体知识,及把握地理学科知识体系,不受教材的编排、所任课程的隔离及阈限,如熟练把握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地理信息技术等系统知识,并能融会贯通。第三是地理教师要有较为扎实的方法论的知识,包括掌握地理科学的思想方法与科学思维方法,以及不同的地理课题的认识步骤、认知策略等的知识。其四是了解地理学科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发展趋势、历史背景。如地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地理学科与相邻学科的交叉、渗透、融合;内部分支学科间的发展更新,宏观研究领域、应用研究领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全球性、区域性重大问题的解决等等。
三、必须具备全面的教学能力
能力是教师素质的重要方面,是教师开展有效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条件。没有全面的教育教学能力做保证,教师的高尚职业道德水平就得不到体现,知识修养水平也无法对教育教学产生实质性效应。具体而言,地理教师应具备以下五种能力:
1.科研能力
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有两条途径:一是理论学习;二是实践锻炼。两方面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因此地理教师要具有强烈的教育科研意识,和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的科研精深。地理科研是地理教学之源泉,进行地理科研能使地理教学不断丰富与完善;而地理教学又能给地理科研以更多的问题与思索。地理科研能力包括选择和开展地理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的能力;遵循地理教学科学研究的选题原则的能力;了解和运用常用的教学科研方法、掌握地理教学研究成果的表述方法的能力等。
2.合作交流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教师的工作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广泛的社会联系。包括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教师与学校领导之间的联系。教育活动的本质是人与人的相互作用,所以,有效地处理各方面的人际关系是每个教师都面临的问题。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有效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人与人沟通的表达能力,这样才能为教育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3.反思能力
中学地理教师的反思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不断对课程改革提出的教育理念、观念、言论资料、教材、教辅用书、教育现象,在头脑中谨慎地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意见,切忌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地理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经常地进行自我回顾与自我小结。反思的实质在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激发教师的责任心,使教师在不断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提升到新高度。
总之,以上谈的仅仅是个人的一些粗浅的认识,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还需要观看名师教学课例,并进行仔细分析,领悟名师的教学理念,揣摩名师的教学艺术,实践名师的教学行为,并重点透析名师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做法。不断反省和修正自己的教育观念、改进教学设计、调整教学行为,追求更有成效的教学效果,实现从观念到行为的专业素质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