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吴玉芬

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云南省宣威市第八中学      吴玉芬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 高中化学是理科学生重要传统学科之一,无论是对于升学还是以后更好的服务于人的生活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新课标指出应重视高中学生化学核心素质和核心能力的培养,以契合当下主流的终生学习的精神,并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一切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高中时期对学生化学素养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对于励志从事化学相关的学生来说,更是为他们进入材料科学、分子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等等领域开启了大门。无论是诸如碳中和、碳达峰等世纪命题, 还是生活中纯净水这样的概念,都与化学息息相关。

一、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教育理念陈旧、与素质教育、个性教育、终生学习等理念不相适应

应试教育几乎完整的总结了高中传统化学教学的特点,纯粹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施教方式,为应试而生进行的专门针对考题的教学探索与研究,不仅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学习和发展的需要,甚至对于学生进入新的人生阶段、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与知识体系都有莫大的危害。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促使教师逐步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不再将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衡量教学成果的唯一指标,重视教学创新问题。扭转根深蒂固的应试理念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课题,在教学生活中逐步引入新的授课模式,弱化传统化学教学中教师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在化学教学中的参与性和师生之间的互动,力争让学生在取得一个理想的考试成绩的同时,知识素养、科学素养以及人文素养方面均有相应的提升。

(二)、教师未能与时俱进、授课能力不足

就师生关系和知识的供给体系来说,可以将教师视为教学活动中的服务提供方,服务是一种资源,优质的服务更是如此。每个教师对自己都有特别的人生定位,但就教学活动而言,却有一种趋同的倾向。在应试教育是主潮流的情况下,每个教师必然朝着提高升学率的方向安排自己的教学活动,在新课改对教师提高了更高要求的背景下,很大部分的教师却固守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或者受限于知识层次、个人能力等等原因而在转变方面显示出很强的惰性。摒弃简单的为学生引入生活案例的方式,加强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与学生共同探究和成长,共同开启化学的殿堂之门,解开隐藏在生活案例之下的神秘面纱, 把控好生活化教学的程度,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精神和拓展能力,促进学生在生活问题中获取知识,形成实践应用-学习反思-教改深入-生活探索的良性循环,提高教学时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教学的主要特征

(一)、创新性

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形式单一,学生的参与度低,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施生活化教学,以生活案例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生活化教学模式,结合先进的教学手段,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展传统的多媒体教学空间,开展实境教学,拉近化学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赋予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乐趣,改善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效果。

(二)、实效性

拨开表面的迷雾,让学生了解一个现象或者问题的实质才是教学的应有之义。实施生活化教学没法脱离课程内容,寻找与生活相关的案例,最终目的还是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关于白磷燃烧,教师在演示了实验之后,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白磷燃烧需要达到的相关条件以及影响白磷燃烧的因素,但是,绝不应该止步于此,教师可以进一步向学生提问:水下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要怎样才能有效燃烧?通过破坏白磷燃烧的必要条件,培养学生的思维表达。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并参与问题讨论,利用理论和实验验证知识点,让学生在反复的思考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三、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

如何让学生快速和深刻的掌握庞杂的高中化学课程内容,开展生活化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的途径。教师应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参与性和积极性,提高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效果。

(一)、革新教育理念、促进教学情境生活化

教师教学应该切实遵循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革新自身教育理念,促进化学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科学素养。通过精选生活化教学素材,构建合理的课堂结构,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种新鲜、多元的学习感受,摒弃灌输式的教育模式。通过理论与生活实践结合,让学生关注生活、观察生活现象、总结生活经验, 获取化学知识,并不断充实与完善自我。

或模拟真实的生活化场景,让学生提取化学问题,或应用互联网提供的技术实现课程趣味导入,让学生展开化学思考。实境教学有助于化学教学的升级,引导学生在感知生活、思考生活进行知识的迭代和更新,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中的下雪不冷化学冷的知识,可以让学生从化学和物理的角度、宏观与微观的粒度考量,得出科学结论,深化知识了解。

(二)、创新授课方式,组织生活化教学实验

促进高中化学教学方式生活化,有助于学生获取化学学科知识,丰富实验学习感受,提高其动手能力。教师应善于发现与收集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运用多元教学辅助工具和互联网+”技术,使学生感受化学科学发展对生产力的影响,让他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同时,应使其了解不当应用化学物质,会对生活、生产造成的不良影响。让学生不仅仅关注知识本身,更关注知识对自身、对个人、对社区甚至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利用生活中淘汰的物件构建新的设备,提供机器人研究、污染治理等相关的知识链接,拓展学生的视野。 教师需要将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发展当作教学的重点之一,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思考与实践,重视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使化学教学更具开放性、多样化与灵活性。

(三)、提升施教能力,关注教学资源生活化

化学教材编制应更加注重与生活的联系,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化学教学不是照本宣科的工作,教师应该深挖教材,深挖时事热点,密切联系生活,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使教学资源生活化。教师重视生活化教学,引入社会热点问题,找准教学切入点,让学生更加关注时代发展、环境保护、能源利用等问题。通过组织或者布置学生课外观看央视主持人柴静拍录的《穹顶之下》,阿尔·戈尔的《难以忽视的真相》,关于苏联核泄漏的《切尔诺贝利》以及近期围绕日本福岛核污水排海的相关争议,让学生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思考化学以及个人在时代背景之下可以做些什么,提升学习化学的使命感。

四、结语

提升高中化学教学,促进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式学习,需要教师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切实关注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施,根据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不断反思自己教学的不足之处,打磨提升自己的化学教学水平,架设学科教育与生活之间的有效桥梁,让学生将化学知识、个人职业发展与知识体系构建、社会时代需求结合,让化学成其所在

 


点击次数:10  发布日期:2022/4/19 11:02:14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