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培养小学生倾听能力的探索与实践邓文英

培养小学生倾听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闽清县第三实验小学      邓文英   
    【摘要】众所周知,语文课标里“听说读写”四大能力中,“听”位居之首,可见听的重要性。可见当前学生听的能力却不容乐观。一、存在的问题:缺失倾听的耐心缺少倾听的技巧;二、解决的方法:让学生“愿听”让学生“会听”;三、学生的改变
    【关键词】培养   探索   倾听   能力
     记得20209月刚接手现在这个班级时,第一天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上课的铃声已响起,我已出现在班级门口,可教室里依然是如烧开的一锅水沸沸腾腾,我面色严肃站立了足有一分钟,可他们依然我行我素,直到我敲着桌子呵斥,教室才有了些许安静。一节课下来我声嘶力竭,汗流浃背,可他们呢,或交头接耳,或东张西望,或挤眉弄眼,或旁若无人地干着自己的事……我不禁倒吸一口气,这是一群严重缺失倾听能力的孩子。

     一、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语文课标里“听说读写”四大能力中,“听”位居之首,可见听的重要性,放眼社会生活,倾听能力的运用非常广泛,大到听报告、听广播、听音乐,小到日常交流对话,时时处处都需要倾听。特别是四十分钟的课堂,学生不听,老师忙活也白搭,他们接下来的几天表现清楚地证明了这一点比如我要他们拿出一张纸准备听写,要经过一分钟,而且必须在我的再三强调下全班才能拿齐,教过的生字,有些笔画再三强调,他们充耳不闻,依然写错……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总结,我发现在倾听方面他们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
   (一)缺失倾听的耐心
    一次课间,同事叫我借车钥匙,我由于走不开,就特意叫了班上一个乖乖女去拿,我认真一字一顿地对她说:“你打开办公桌的抽屉,会看见一串钥匙,一把黑的,一把白的,帮我拿出来。”过了一会儿,她兴高采烈地来了,手里拿着黑色的盒子,里面装的不是钥匙。我一时无语,后来经过询问,才知道她根本没认真听,听到黑色一词就心满意足。自以为是地走了,以为够了,明白了。这就是典型的没耐心现象,在学习上就表现为听错作业现象,听错老师布置任务等而影响学习。

   (二)缺少倾听的技巧
    倾听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细心的听取,通俗的说,就是“听着”的不仅是耳朵,还应有眼睛、脑和心。具体说来,倾听者必须听得准,理解快,记得清,并且有较强的倾听品评力和组合力。但我们的学生只懂得用耳朵听,所以忘得快,没能达到倾听的有效性,比如对于一大段话,学生不懂抓关键词或关键句对于同学的发言不能及时地判断与吸收。

     二、解决的方法
     那么,作为实践者的教师如何立足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有效的倾听能力呢?针对学生的实际和特点,现将我在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实践与探索中的点滴做法归纳如下

(一)让学生“愿听”
    “愿听”具体的说,就是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愿意去倾听。怎样才能做到让学生积极主动自愿去倾听呢?我浅谈自己平时的几点做法。
    1发挥教师的作用

首先,在课堂中,学生倾听的主要对象是教师,要想让课堂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听得有效,就要注意教师的语言魅力。教师的语言魅力是影响学生倾听的十分重要的因素,教师要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语调的变化等引起学生倾听。其次,小学生的向师性强,老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带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要求学生养成“愿听”的好习惯,老师首先要做一个耐心、专心、悉心的倾听者。当学生在发言的时候,老师首先应带头专心倾听,无论学生发言的质量如何,绝不在学生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让学生把话说完,不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指导和适度的评价;课后与学生谈心。受理学生的“告状事件”时,也要注意耐心听取学生的讲话,给孩子一个展现个人思维的机会。这样一来,既达到了课内外相互交流的目的,有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倾听氛围。

2端正学生倾听的心态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表现欲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性听别人说,甚至认为别人说的都不对,只有自己说的才是对的,因而就不在乎别人说什么怎么说,只关注自己有没有机会发言。针对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在教学中经常结合教学内容,生活实际和名人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倾听是一种技巧,是一种修养,是一门艺术,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基本能力,也是他们课堂学习中捕捉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倾听还能使我们触类旁通,萌发灵感;还能使我们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从而端正了学生倾听心态,提高倾听的自觉性。

     (二)让学生“会听”
    “会听”简单地说就是学生掌握了倾听的技巧方法,具有了良好倾听的习惯、能力,那么,如何让学生“会听”呢?学会倾听,需要良好的训练,只有在日常的课堂中,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训练,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倾听能力的专项训练
    1复述式倾听

重点要求学生倾听老师的讲话或者同学的发言,然后进行复述。比如:可给学生听的内容(新闻、童话故事或动画片等),通过电脑播放放给学生观看。然后,让学生复述并写下来,这种训练只要长期坚持,学生就能获取大量信息,得到许多语言训练的机会,既锻炼了学生的记忆力,又丰富了学生的语汇,促进了学生口头语言的发展,又如,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复述。我们可以与家长取得联系,经常请他们把当天的作业复述给家长听,看动画片或课外书的收获给家长听,并把家长对他复述的评价反馈给老师。经一段时间训练,他们不仅语言能力得到发展,而且倾听的专注程度大为提高。这样,在家校共同引导下,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也就不难了。

2转述式倾听

重点要求学生倾听老师的讲话或者同学的发言,然后用第三人称进行转述。这要学生边听边想,思考别人说话内容的意思,还能记住别人讲话的重点,如:在教学中设计一个口语交际“转述通知”,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要点,我先说了通知的内容,然后启发学生:“我讲了那么多,其实只是讲了三点,大家要善于抓住要点,谁来说说是哪三点?”学生答:“第一是集合的时间,第二是要带的东西,第三是穿戴方面的要求。”我立刻表扬他:“你很会听,要点抓住了,转述的时候就不会出大问题。你们回家向家长说的时候,就不会说漏了。”这样既检查了学生的听力,又培养了学生理解概括的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3评价式倾听

重点要求学生倾听老师的讲话或者同学的发言,然后对他们的话语进行评论(尤其是同学的发言)。其做法可以采取口头评价,也可以书面成文。如指名朗读课文后,问:刚刚这位同学读得好吗?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这就是评价式倾听训练,还可以在上作文讲评课,让学生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作出评价。这样,既检查了学生的听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4倾听弦外之音

我选择一些内涵较为丰富的词句内容,通过不同方式的表述,要求学生理解表达内容的含义,提高学生倾听的能力。如:利用课前几分钟听老师读一篇文章,学生可以说自己听后的体会,可以说自己听到的好词佳句,还可以质疑、评价文中人物等,听的要求不断提高,其内涵也不断丰富,它包含了记忆、理解、分析、归纳、判断、推理、想象等思维能力,因此,听得训练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学生的改变
    从倾听开始,让改变发生,经过两年的训练,学生在倾听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他们听老师讲话或同学发言时,眼睛注视对方,手不做小动作,嘴巴不发出声音,以示尊重。倾听中,若同学的回答与自己思考相一致,则致以微笑或点头或给个眼神等非语言信息以示自己在听。若听不明白皱一下眉或做一个苦脸或在白纸记符号。而不是听到乏味的不听,或听时心不在焉。学生既学会了倾听,又保持了理解的心态,成为了一个文明有修养的人。

倾听是把金钥匙,是将语言转换成语义的过程,它能为学生打开更广阔的交流空间,教育学生心倾听,用情倾听,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切切实实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让倾听在语文学习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点击次数:14  发布日期:2022/4/19 11:01:15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