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论提升小学生语言建构运用能力的扩句教学何 晴 宋丽艳 吴 敏

提升小学生语言建构运用能力的扩句教学

成都东部新区芦葭学校  何晴  宋丽艳   吴敏

摘要:提升小学生语言建构运用能力的扩句教学要使学生能正确地进行扩句实践我们就必须遵循语言建构规律和运用规律来展开训练。在引导学生认识句子结构和句型的基础上教给方法,注重扩句实践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训练,利用语言建构运用能力和扩句能力的互促关系促进学生语感持续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扩句教学  语言建构运用能力  提升

语文学科教学最基本的责任就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建构运用能力,让他们能够较好自如地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口头表达和写作实践。可以说,语文教学中的所有关于语言应用的实践的目的都是直指语言运用,促进学生形成语言建构运用能力发展。而扩句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典型的为促进学生语言建构运用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方式,要求学生将一个缺少细节、只有“主干”的简单句子通过“扩主丰谓”的方式变成一个较好复杂的能更清楚地表达意思的句子。在这过程中,学生要使一个简单句子变得更清楚地表达就需要充分调动自身已有的语言学知识去实践,才能如愿以偿。因此,如何帮助学生能迅速地调动自身已有语言基础知识去扩句,就成为我们提高扩句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内容。经过这几年实践,我认为提升小学生语言建构运用能力的扩句教学可这样来实施。  

一、引导学生认识句子结构和句型

扩句教学就是引导学生从一个简单句子在不改变意思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使其成为“枝繁叶茂”的长句子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如果学生不能认清什么是“主干”、什么是“枝叶”,那么就不知道“添”什么“加”在何处。也就是,欲扩句,必先认清句子结构和句型。语言学上用“主、谓、宾、定、状、补”六个字来概括并说明其身份就是句子的结构,其中主、谓、宾”是主干”而“定、状、补就是“枝叶”。而对于小学生我们不能把这抽象的语言学知识直接告之,也没必要让他们认识什么是“主、谓、宾、定、状、补”各个成份的名称和具体内容,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主干”和“枝叶”两部分。一个句子除了“主干”其他的都是“枝叶”。而“主干”就是“谁干什么”“谁怎么样”“谁是什么”或者“什么干什么”“什么怎么样”“什么是什么”的代名词(这就是扩句中常见的句型)。而“枝叶”就是附着在“主干”上的一些表示修饰或限制作用的成份,这些成份只要合乎语言学规律附着在“主干”任何部分都行。而扩句的过程就是将一棵只有主干的小树通过“添枝加叶”的方式长成一棵“枝繁叶茂”大树的过程。当有了这些基础性认知,学生扩句就知道从哪些方面去着力了。

二、教给学生扩句实践的方法

作为缩句的逆实践,有了潜在认知的小学生对扩句不会太陌生了。但是,要达到正确扩句而不改变原意还是应将授与方法放在扩句教学的重要位置上,让学生知道如何扩,在哪儿扩,怎么扩。这些都是涉及到语言建构运用的话题。从扩句实践来看,扩句大体上有两种方法,一是局部扩句法,二是整体扩句法。扩句教学中最好从简单的局部扩句法开始,引导学生从一个简单的“谁干什么”展开训练,通过填空式的做法慢慢调动学生已有语言学知识,让学生在“(什么样的)谁”的句子训练与实践中渐渐获得语感,再逐步过渡到“(怎么样地)干”以及“(什么样的)什么”上画。这样一步一步由浅变难,由简单变复杂。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学生已基本掌握局部扩句法再过渡到整体扩句法,这样就水到渠成了。其他结构句型的,如“什么怎么样”的扩句也是如此,都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训练过程。这一点,我们教师特别要注意能力层次的提升展开,不能急于求成把不同句型结构的句子突然让学生实践。

三、注重扩句实践过程训练

学生良好扩句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结果而是小火下的“细煨慢炖”。除了方法提供给他们扩句的帮助外,还需要良好语感作支持。而学生语感的形成是自身语言建构运用能力的重要体现,是语言建构运用能力对文本的“秒杀力”。当学生语感强,看到一个简单的句子瞬时就可以调动脑中已有的文本与句子相应结构进行组合,形成更详细、更清楚、更准确的语言表达。而加强扩句训练,也是为了让学生脑中更有这样的意义组合,可以在内容上和形式上不断得到丰富,为以后再进行扩句和发展语感储备资源。作为一线教师,要充分认识扩句实践对学生语言建构运用能力培养的作用以及他们之间的反作用,二者是相互促进的,都是语感的外化。也就是说,强化语感对二者培养都是有好处的。至于语感训练的方法我想多读多背应该是最捷径的。当学生语感强了,头脑中的素材自然就多了,扩句时只须调动相应素材就可以了,甚至还可以创新组合进行语言实践。

在扩句训练过程中,有这样几点值得教学注意:一是要注重类型训练,不同句型有不同特点,训练时最好分别加以展开;二是注重分层要求,不同学生语言建构运用能力不同,语感有差异,不能在扩句要求上采取人人过关的“一刀切”;三是扩句时不能加上表“否定”意义的词,否则得到与原意相反的句子来。同时还要让学生明了扩句不能改变句子原来的语气,是陈述的扩了之后还应是陈述的,疑问的当然也应是疑问的。四是要充分发挥激励语言的作用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带来的愉悦,增强扩句信心。

总之,提升小学生语言建构运用能力的扩句教学要提高有效性我们就必须按照学生语言建构规律和运用规律来展开训练在认识句子结构、句型的基础上教给扩句方法,同时加强语感训练,为学生能正确地进行扩句奠定资源基础只是扩句作为一种语言实践同作文写作一样都需要循序渐进操之过急只能加重学生压力。所以,在实践中坚持步骤化、系列化扩句训练是非常有效的,能确保学生扎实前行

参考文献

[1]黄翠萱基于农村小学中段学生语文扩句能力开展教学策略探究[J].读与写2018年。

[2]张婧瑜小学语文关键语句的解读方法[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6年。


点击次数:14  发布日期:2022/4/19 10:59:31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