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困生”的类型心理特征思维特点及形因分析张映萍
高中历史“学困生”的类型心理特征思维特点及形因分析
张映萍
(四川省平昌县第二中学)
所谓学困生是指智力水平正常,平时怠于学习,学习成绩落后于一般同学,不能达到基本要求的学生。他们的形成既不是先天造成的,也不是后天某一个因素造成的,而是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积结而成。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有外部的,也有自身的。
一、学困生的主要类型
学困生的分类可以从以下五点来分:①由某一类缺陷引起的学困生。如由于知觉识别能力模糊而造成的这类学生观察能力较低。他们对形态、结构以及以实验为主等方面的知识的识别能力较差。对所学知识中有关图形、结构等感觉困难较大。女生较多。由于语言表达系统的缺陷所造成的,他们的表达能力较差,理解知识有一定困难,但动手能力强。由于行为缺陷造成的,此类学生注意力有缺陷或存在多动症,认知水平低,表现为愿学、乐学,但注意力不集中,成为学困生。还有少数综合性缺陷所造成的学困生。比例虽小,但基本上是每科都差。②由心理偏差而引起的学困生。学生中自卑、孤僻、悲观或敌对、暴躁、冲动、破坏等心理偏差而引起的学困生,前者表现出愿学、性格内向、敏感、成绩差。女生中多见。后者大多是双差生,逃学,不听讲、不交作业、不守纪律、与老师关系敌对。男生中占有一定比例。③无良好习惯引起的学困生。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教育跟不上、溺爱使一部分学生从小就没有养成刻苦耐劳的习惯。怕苦、怕累、怕难、贪玩、好吃。学习上在有困难时家长会教,养成不愿动脑,简单的自己做,难度大一点的或抄或等老师讲。到了高中,作业一多,自然造成学困生。④受外界环境影响引起的学困生。社会上有部分人,没有什么文化,连发票也写不了,一样发了财,有部分学生就以他们为榜样,接受他们的宣传,从小就感到我比他们强,我能写发票,从而不愿读书。加之有些学校周围的环境相对较差等原因,自然产生许多学困生、辍学生。⑤假性学困生。此类学生由于在某些科上学习过程中出现过挫折或是对教师有意见或对某些科的认识淡薄,受社会家庭等的影响表现在一些科的学习上马虎、偏科。
二、高中历史学困生的心理特征
①自卑心理。历史用功型学困生由于他们的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和周围的同学比较,有些同学学习没有他们用功,历史成绩反而比他们好,于是从心里觉得自己不如人家,产生自卑心理。②固执心理。历史用功型学困生在历史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比较多,总希望通过自己的个人努力提高历史成绩,老师看他们很用功,也很少去主动关心他们,长期缺乏交流和沟通使得他们一方面用固执掩盖自己的自卑,另一方面又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成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不比别人差。在这种心理支配下,他们很难接受别人的意见。③强迫心理。高中历史用功型学困生内心对历史学习多半是排斥的,但由于高考中历史分数所占的比重较大,不得不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强迫自己学习历史,这种强迫心理伴随着他们的历史学习全过程。
三、学困生的思维特点
学困生的思维特点有以下七点:①思维启动过程慢,分析、综合过程不连贯。即学困生思维启动兴奋阈高,当他要揭示一个新问题时,受刺激的程度低,往往束手无策,或是毫无章法,或是毫无方向地寻找解题途径,他们难以把问题分解、转化,更难以把握问题的关键所在,思维过程不连续,没有逻辑关系可言,呈现出点状分布。②再认能力差。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把握不住各学科知识的本质属性,弄不清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更不知道记忆的策略,往往产生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干扰,不是受到前摄抑制,就受到倒摄抑制。③思维起点低,缺乏逆向思维。他们思考一个问题往往需要从头开始,演绎能力差,难以把握问题的实质持续思维下去,遇到困难难以改变思维方向,不能进行归纳或逆推,有可能会中断思维,使问题得不到解决。④思维节奏慢。学困生在学习中理不清知识的主次先后顺序,眉毛胡子一把抓,思维过程呈现一片模糊状态,常常在一个思维阶段原地踏步,一步步受阻,无法摆脱各种干扰因素,甚至一节课下来也是一无所获。⑤思维模糊。学困生在学习中理不清知识的主次,先后顺序,思维过程呈一片模糊状。⑥迁移能力差。对照例题能完成部分作业,但对变形的题就不知所措。举一反三的能力差。⑦归纳概括能力差。学困生的学习停留在识记阶段,对事物共性的认识并进行归纳的能力较差。在学习中基本上无归纳、总结。
四、学困生形成原因
学困生的形成是由生理、心理、外界环境三方面造成的,现就提出以下几点原因进行探讨。①形成学困生的主要原因不是智力因素,而是由外部条件、心理因素致使知识缺陷日积月累形成的,多历史困生在小学期间没有养成好的习惯、好的学习方法,而是依靠简单的补课、重做、留下来等方法获得较好的分数,使知识不扎实,养成不懂老师会补。进入高中学习内容加重,不可能有教师能把学困生每天留下来补、重做,学生不能很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缺陷加大,长此下去,造成学习困难。②小学升学考试中择校、择班而引起的应试复习,损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加班加点机械的重复使学生身心疲劳,升入高中后,只有少数优生能进入重点校、重点班,能保持兴趣,学得轻松,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进入高中后,没有进入重点校、重点班而失去自信,加之又失去小学式的管理而放松学习,造成学困生。③自主时间不足,多历史困生的学习时间难以保证其最低限度掌握基本知识之需,教师强迫学生学,学生围绕老师布置的作业转,不是学生想要学。学困生在应付作业上要花大量的时间,根本没有时间自由读书,因而学习无兴趣,作业完不成,只有抄,恶性循环,产生学困生。④学习方法运用不当,影响智力的发挥,不同学科有不同的方法,不同年龄阶段也应有不同的方法,学生升入高中,学习环境、内容都是陌生的、不习惯的,用小学的方法是不适应的,谁能很快适应高中的学习,谁就学得轻松,否则易形成学困生。⑤个性心理有缺陷。表现在无求知欲或求知欲低,缺乏学习动机、兴趣、无明确的目标,情绪消极自制力差,个性强、钻牛角尖,思维定势等。⑥认识问题。中学生世界观正在形成,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干扰,如电子游戏室、网吧、录像、不健康的书刊等的影响,一些不思进取的人影响,一些读不读书我照样能当老板,你读了书,读了大学又怎样,照样下岗,没有工作。从而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形成学困生。⑦单亲家庭的增多,对子女的影响;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两辈人爱一个等因素也是造成部分学困生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原因。⑧校风、学风、班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一个学校是否有吸引力,也是造成学困生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