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合理运用教学情境 展现语文课堂魅力陈丽琼

合理运用教学情境   展现语文课堂魅力

陈丽琼

(云南省永胜县三川镇中心小学)

吕淑湘先生曾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他把课教‘活’了,把课教‘活’的关键就是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令学生置身其中,流连忘返的情境,使学生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随课文内容的波澜起伏而流动,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浓郁兴致。” 吕淑湘先生的这段话,强调了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重要性,所以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是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

一、运用表演艺术营造情境

任何表演都存在一定的情境,它指的是演员扮演的角色所处的各种情况的总和,包括角色生活的年代、地点、家庭背景、人物关系以及剧情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等。这些情境不仅制约着演员的表演,影响着演员的举动和言行。同时也牵动着观众的情感。同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将表演引入小学语文课堂就是寄希望于通过表演这种艺术形式达到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生活态度。

如教学《三个小伙伴》一课,先引导学生观察文中的插图,在文中分别找到描写图中所画角色的段落,选择自己喜欢的某个角色来扮演,边演边解决问题。色彩缤纷、形象生动的插图一下子抓住了孩子们的心,新颖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很快进入了课文的情境。扮演“小野猪”、“小袋鼠”、 “小象”的同学都找到了各自的对话内容,像模像样地演读了一遍。在这过程中,学生初步接触了语言材料,理清了文章脉络。然后在评议的环节中,立即有学生对“演员”们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动作等提出了一些要求,如小野猪“拱”的动作应配上用力、高兴的神态,小袋鼠要跳得机灵些,小象可以轻松欢快些。表演在学生和文本之间架起了一座“情感的桥”,在表演中学生的求知欲大大增强,学习课文的自主意识和自信心都大大地提高了。

二、运用音乐艺术渲染情境

音乐是一种诉诸人的听觉,启动人的联想和想象的一门艺术。音乐通过对乐音有组织的安排构成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同时,音乐是作曲家心灵的倾诉,情感的流淌,所以音乐最能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渲染情境,创造气氛。如果能把音乐语言与语言文字沟通起来,教学就能真正实现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在这种联觉的通感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小小的船》是一首深受孩子们喜欢的经典儿歌。这首儿歌虽然只有两句话,但短小精炼,词句优美,描写了一幅恬静美好的夜景。更可喜的是有歌曲《小小的船》与之相配套,歌词和课文内容完全相同。我想,何不让音乐走进我们的语文课堂,把语文和音乐有机地整合起来,创设一个优美的意境,兴许孩子们会学得更带劲,于是在上课之前,我从网上下载了歌曲《小小的船》。上课了,我对孩子们说:“今天,老师要把一首好听的歌曲送给你们。”音乐响起,当孩子们发现这首歌的内容竟然与我们第7课课文内容一模一样时,是何等的兴奋和好奇。

三、借助多媒体技术再现情境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普及,它的技术优势给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更高的平台,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音乐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教学情境。借助这种技术,语文课堂教学能够把丰富的感性材料,变抽象为形象,变单一为多彩,更易于把学生带入课文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凭借多媒体所展示的具体形象,感受、体会教学内容,发展思维能力。

如讲授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先要求学生读课文,并配以西沙群岛的动画。在讲解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现我国美丽的西沙群岛海里奇形怪状、色彩鲜艳、瑰丽无比的珊瑚和那些见也没见过甚至是听也没听说过的形态各异的鱼儿,由美丽的海岛风光和奇幻的海底世界构建的画面能极大地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画面上美丽的风光,这种教学活动重视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始终处于亢奋状态,思维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能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知识的积累和智能的发展,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处在直观形象思维阶段,创设情境教学尤为重要。

四、联系生活展现情境

刘国正先生说过:“语文学习不是孤立的纯技术训练,而要大力提倡语文数学与生活相联系。语文跟生活相结合,教师乐于教,学生乐与学。”以生活展现情境,即通过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铺之以教师语言的描绘,使现实生活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陶行知提出:“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全部课程。”4联系生活实际展现情境既给学生“导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给学生开源,促进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比如在《我的老师》一课中,我先请学生说出自己心目中老师形象,然后拿学生写的给我的意见,自我批评还不是一个好老师,然后告诉学生我们今天要来看一位好老师,请同学们和自己心中的老师做个比较,再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后告诉大家课文中的老师好在哪里,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可见,联系熟悉而真实的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应用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真实情感和态度,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当前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是我们国家在新的国际竞争的形势下对教育宗旨和 教学内容、方法、过程与空间的一次新的调整。新课程需要我们吸纳教育教学实践中一切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发展的新方法、新成就。有效的语文情境教学,也为我们当前语文的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也有可能将使我们渐渐接近、甚至最终达到语文教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同时也将引导我们朝着远离应试教育,而向着素质教育的方向迈出坚实的一步。


点击次数:28  发布日期:2022/4/19 10:26:02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