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主双优”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刘丽烛
“双主双优”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四川省岳池县石垭小学校 刘丽烛
摘要:从新课标中概括而来的“双主双优”理念在语文教学中得到了一线教师的广泛应用,不仅为我们践行新课标指明了努力方向,也为我们创建高效课堂指明了突破口。本文从阐述践行“双主双优”理念的意义出发,具体探讨了“双主双优”理念在语文课堂中的实践前提和指导应用下的具体操作。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双主双优”理念 应用
“双主双优”理念是我市新课改推进过程中获得的一项理论成果,从新课标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它的实践旨在澄清课堂角色,理清课堂结构,弄清教与学关系、实现提效增质促发展效果。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学校育人最常见的一种奠基平台得到“双主双优”理念的指导惠及不仅实现了课堂育人方式的变革,也使课堂教与学真正做到了“各就各位”----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和教师扮演主导角色。同时,也让课堂在教学互动中实现了更有序、更高效的对话和信息互换。在这几年的运用中,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得到大幅提升,与这理念鲜明的指导性、实践性甚至工具性是分不开的,这又反过来促进了我们坚持不懈运用该理念的决心,将其应用到底。
一、践行“双主双优”理念的现实意义
所谓“双主”,就是新课标提出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师生在对话互动中的角色作用定位。践行这种“主导--主体”理念,就需要我们从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但又不能误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中去。倡导“双主”,实际就是强调一种平衡,在这二者中强调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在教与学角色扮演中的辨证统一,即“学教并重”。当然,观念的改变必然引起角色的转变,需要我们教师从“教师中心论”的主体角色变为学习的发起者、活动的组织者、探究的引导者、释疑的点拨者的主导角色,平等地与学生互换信息,在“互动”中启迪学生智慧,在“对话”中促进学生成长,实现自我价值跨越。而倡导“双优”,实际就是配合“双主”角色进行行为规范的指导思想,用优化的教与学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的实践策略。所以我认为“双主双优”,这既是一种教学理想,也是一种教法指导,能在我们角色定位上、教学理念上、教学行为上给我们以警醒,能促使我们在新课改践行中找到自我努力方向,明白课堂中我们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
二、践行“双主双优”理念的实践前提
观念决定行为,思路决定出路。践行“双主双优”理念,就不能再蹈传统复辙走老路,既不能独揽三尺讲台“满堂灌”,也不能“我说你听”“一言堂”,需要教师转变观念作实践前提,创新策略,运用新颖有趣、又能煽情诱思的“教”开启多样化的“学”,使“主导”变为“主体”实践的服务项目,实现教致力于学,服务于学的“双优”效果,能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使之在语文学习中能与作者、与教材对话,进行智慧碰撞,受着情感熏陶,发展语文素养。
三、“双主双优”理念指导下的实践策略
践行“双主双优”,重点在“双优”下功夫找策略,以便实现语文课堂的“优教”和“优学”。
(一)以学为主的激趣策略。“双主双优”理念最终落脚点就是要引导学生学,而且学有效果。我们知道,学生是语文课堂的主体,他们是否具有学习积极性,能不能完全投入到学习中来,这不仅反映了教师是否科学践行“双主双优”理念,也是教师教学策略是否达到优化的直接衡量。所以,践行这种理念, 我们首先就要采取激趣策略,让学生对话识字、阅读、情景对话的参与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有不学不快的强烈动机,使他们在兴趣内驱力作用下自觉成为学习主体,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例如在教学《鹬蚌相争》这则寓言故事时为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快速发挥我们就可运用Flash动画营造氛围,让学生被生动形象的界面吸引而产生学习兴趣。有了兴趣,他们就会主动学,挤时间学了(华罗庚之语)。当然,除了多媒体激趣外,如讲故事、放音乐、课本剧、辩论赛等方式也是不错的激趣策略。实践中,我们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情灵活选择运用,同样也能达到良好效果。
(二)引发质疑的情境策略。学起于思贵有疑。思、疑是调动思维参与学习的触发器,是开启高效学习模式的前提条件。但我们现行学生缺乏质疑学习习惯,更不会主动思考。这就需要我们创设问题情境来优化教与学,以“问”为载体,通过“教有疑”来诱发。例如在《落花生》一文的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对文中主旨---“人要做有用的人……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句话引起足够重视,我们就可以设疑的方式来引发他们对此把目光放在其上面。教学时,我们可在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必须挖起来才知道”这段话的基础上来创设问题情境:“能不能做一个既讲体面又对人很有用的人,如果二者不能兼得,我们要做什么人?”于是引发了学生价值观思考和激情辩论,使他们在道德上发生思想碰撞,受到思想教育。创设情境教学是优化教师教的策略的常用方法,特别是新课改的实践中很多教师为创建高效课堂和引发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而常采用情境策略来优化。现情境策略得到进一步拓展细化,联系生活、运用图画、借助实物、角色扮演都是情境创设的有效凭借,都能诱发学生在趣味性、情境性、煽情性和诱思性的氛围中主动参与学习。其目的都是以“优教”为前提而实现“优学”提效的最终预期。
总之,“双主双优”理念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实践应用,从理念到方法都对我们教师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为我们践行新课标指明了努力方向,也为我们创建高效课堂指明了突破口。我坚信,长期践行这种理念,必将在语文园地里开出学生成长、教师发展的奇葩之花。
参考文献:
[1]衡乃金,浅谈新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J].学周刊,2019年。
[2]王亚梅,新理念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应用[J].教育展望,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