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高 岚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云南省宜良县第三中学   高 岚     

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数学作为奠基教育平台的重要责任。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利用课前、课中和课后这几个重要阵地,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自主学习。
    关键词:自主学习   课前   课内   课后

教是为了不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标的强烈要求,也是增强学生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抓手。那落实到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如何培养初中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这是摆在我们初中数学老师面前的一道大难题。根据我多年教数学的教学经验,我谈谈我的一些理解和看法。
    一、课前自主学习
    1、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印发给学生提纲,也可以出课前练习题,练习可分层布置:差生及中等生布置做A组作业,优生做A组及B组选做题。书本上较简单的题目让学生直接解答在书本上,需书写过程的习题做在练习本上,若遇到不会做的抄在练习本上,留出相应的做题位置,等到教师讲解或理解后再补上。
    2、鼓励学生课前预习时提出问题记在笔记本上,好的提问可由小组长把原题记在数学科代表的本子上,可适当加入学期平均成绩。
    二、课内自主学习
    1、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学习习惯。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平时注重对学生情感的投入,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尽力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在学生学习困难时给予帮助,在成功时给予赞扬,正确对待学生中的个体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评价时做到不褒此贬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主要途径有两个:第一是营造课堂氛围。通过教师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因惑质疑,激发学生产生悬念,进入欲罢不能的心理状态,或在问题中溶入一些趣味,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与兴趣。其二是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设计一个问题的模拟,发现过程或借助类比联想等方法,使学生置身于发现问题的情境中,进入发现者的角色,从而激发学生生疑质疑。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必须创设各种问题情境,设置各种具有启发性的外界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参与意识;同时要创设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助于使学生产生想像的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学生有了兴趣,有了求知的欲望,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体验、一种享受,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
    2、适时启发诱导,让学生在探索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当学生在自主探索中遇到一些疑难和困惑时,教师应作为学生的帮手,或作为学生学习小组中的一员,给他们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不断完善探究策略。因为在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已有的知识与达到的目标之间必然还有一定差距,甚至一筹莫展,这时教师必须把握时机,找准切入点进行启发诱导,除了要用到老师自己教学方式,也要尊重学生的好的学习方式。
    学生的学习应特别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一方面注重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所授内容的特点,创设最佳的学习情境,运用最新的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学习思考氛围,让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激励学生寻疑、质疑,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究的良好的品质。
    3、尊重学生的差异和个性,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创造空间。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就是说学生有着独特的个性,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都是个性化的,对某个学生是有效的,对他人却未必如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独特性同时也意味着差异性,学生的学习客观上存在着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实际具备的认知基础和情感准备以及学习能力倾向不同,决定了不同的学生对同样的内容、任务的学习速度和掌握所需要的时间及所需要的帮助不同,这就要求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力。
    三、课后自主学习
    课后自主学习,教师可鼓励有条件的学生上网查询数学资料、史料拓宽视野,节假日鼓励较近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或中等生一起到优生家中合作学习、互补学习,及时解答疑难问题。鼓励学生自己出题,教室黑板可设立一块数学园地,每天小组长轮流更新一道习题,习题允许出自于课本但不得重复。每一单元接近结束时要求每个同学利用课后出一张考试卷,教师可筛选优秀的卷子经过适当加工作为单元考试卷。
    总之,在教师科学系统的指导和训练下,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会明显提高,学生不仅能学好数学而且还会有质的飞跃,会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胡龙胜.浅析初中数学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J].新课程学习,2018年
    [2] 李亚利.浅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8年
    [3] 赵成增.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学周刊,2017年

 

 

 


点击次数:16  发布日期:2022/1/7 8:49:56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