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王荣荣
浅谈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
甘肃省平凉市华亭市第三中学 王荣荣
学习外语的人都想获得较强的阅读能力,因为阅读不仅对其他语言技能。如听、说、写、译的发展起着辅助与推动的作用,而且是获取知识及各种信息的重要手段。那么怎样才能获得较强的阅读能力呢?我自己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重视基础知识,提高阅读能力
语言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语言三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发音准确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没有正确的发音,也就不会有听、说、读的兴趣。在学习中,要想掌握正确的发音,除了要积极地接受老师的指导外,还要听课文录音和其他发音地道的英语有声资料。有正确的语音知识,还必须拥有大量的词汇和扎实的语法基础。实践经验也证明:对于其母语不是英语的学生来说,要想获得较强的英语阅读能力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掌握英语语法;拥有较大词汇量包括短语动词、习语和搭配;具有丰富的背景知识。三个条件中,前两者尤为重要。因为阅读篇章难度的大小取决于词汇、短语搭配及句子结构的变换。如果在一篇材料中,读者几乎没有什么生词和不熟悉的短语搭配,也没有不清楚的语法结构,那么理解起来当然就容易了,阅读起来也就快了
二、扩充文化背景知识,减少阅读理解障碍
所谓背景知识指一个人已有的整体知识以及有关某一领域的专门知识。任何语篇本身都不载有意义,它只是作者与读者交流理解的媒介,只有当读者将自己的背景知识,语篇负载的语言文字信息,联系起来以后,意义才产生,理解才实现,阅读的交际功能才得以完成。
可以说阅读理解是背景知识与语篇信息,相互作用的的结果,背景知识与语篇信息越吻合,理解率就越高,这已是阅读课上显而易见的事实。例如:要想阅读一篇提到圣诞节的文章,首先得知道圣诞节的起源,什么时候是圣诞节,什么是平安夜,什么是圣诞树等等关于它的知识?因此,在阅读之前可向学生讲授一些与材料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消除学生阅读理解的障碍。新世纪英语(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中的第四课,文章中介绍了复活节和圣诞节,我们可在上课前补充有关与这些节日有关的内容,如带领学生一起观看有关这方面的VCD,听一些相关的英文歌曲,或从网上一起查找有关介绍这方面的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西方的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如果提前已经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那么再阅读时就不会有太大的困难,对理解文章大有益处。如果从来都不知道这些,那么对文章的理解将无从下手,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三、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要求,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
快速阅读文章如同看树林一样,人站在树林前不能把眼睛光看着一棵树,甚至只盯着树上的叶子,一张一张地看,看到最后,还是一张一张叶子,叶子固然要看,但整棵树也要看,整片森林更要看,我们必须迅速把视野扩大,这样才能对森林全貌有所了解。读文章也是如此,如何才能加强对阅读文章的理解呢?那就是在阅读文章材料时要学会快速阅读。快速阅读是综合运用阅读技巧,在快速阅读时通过逻辑思维,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在整个快速阅读过程中,要高度集中思想,让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中。如果念得很慢,一词一词地读,往往念完全文,很茫然,词都认识,就是不知道文章讲什么。所以现在的英语测试都有一个阅读速度的要求。整体理解我们常有这样的情况:句子都能看懂,但读完文章印象却不深,这就牵涉到对文章框架结构的整体理解。 对此,我认为要做好以下2点:
1、正确处理好精读与泛读间的关系。
2、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和策略。
阅读是一个综合过程,阅读能力的提高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只有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地改进阅读方法,培养阅读兴趣,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有计划的指导课外阅读,培养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一般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课堂阅读教学,二是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活动。长期以来,由于教学条件所限,我国多为大班授课模式,又因授课时量所局限,英语课堂教学主要以讲解词汇、分析句子结构为主。虽然学生的词汇量得到了提高,但是由于对文章的理解只注重于句子的结构分析,所以学生只学了许多语法规则,而没有学到阅读的各种方法,自然也无从谈培养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虽然随着改革开放,英语课堂教学有了很大的改革,不再以传统的语法讲解为主,更注重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即交际能力的培养,但是我认为如何培养及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仍然没有得到重视,到了高三,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不仅课堂阅读教学被忽略了,课外阅读更是得不到保障。许多学校,包括重点中学都存在着这样的现状。阅读每篇文章都有不同含义,不象语法有规则可循,所以学生在屡次受到打击后,对阅读理解题会有一种盲然不知所措的感觉。毫无自信地做阅读理解题目,更不可能会有兴趣去做大量的课外阅读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也成了空谈。
在英语教学中,不同阅读材料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是灵活多样的。教师应该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有效地进行教学。本文所谈到的一些教学策略只是个人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许多教学策略还留待在丰富的教学实践中去挖掘和完善。
课外阅读不仅能够巩固课文中所学的语言知识,还能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阅读材料的选择是关键。如果阅读材料是学生自己所选的,就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反之,学生就会厌倦,对阅读产生反感情绪。
五、培养阅读技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教学要从重视知识传授转移到重视技能培养,首先教师本身需要进行观念上的转变。在处理阅读课文时,需明白掌握知识只是为培养技能打基础,不能只停留在让学生掌握知识这一层次上,而更应通过教学让他们掌握获取信息的技能。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技能,就可以举一反三,为他们自学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
在阅读过程中,要有良好的习惯。阅读时一定要专心致志、聚精会神,不能边聊天边阅读,也不能边阅读边干别的事。对于不同内容的阅读材料,可以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对于重点的文章、精彩的段落、典型句式要精读,即逐字逐句地熟读深思,达到出口成诵的目的,对于一般的文章只需泛读,即大致了解文章的内容或故事的情节概况,以求达到一定的阅读量;对于那些与自己实际英语水平相差甚远、过难或过易的文章以及没有什么意义,不能从中获取知识的文章可以略读,跳读,甚至干脆不读。这样,阅读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一定的时间内收到最大的功效。在平时的阅读中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1、先看题干,带着问题读文章。
2、速读全文,了解大意知主题。
3、读细节,理顺思路与文章脉络。
4、逻辑推理,做好深层理解题。
5、猜词悟义,扫除阅读拦路虎。
六、培养语感与英语思维的能力。
多读、多背、多用、注意分析积累,为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和培养语感奠定坚实的基础,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创造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英语思维的环境。学习除了自己经常练以外,还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学生应该养成记笔记的习惯。随时注意记录一些有用的片段,经常翻阅或背诵;实行每天值日生英语报告制度,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和语感。强烈的学习动机能够明显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学习效率。这种动机表现为渴求掌握英语的强烈愿望和求知欲,包括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的努力程度和达到学习目的的愿望。
总之,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决非一朝一夕之事。英语阅读这种“心理游戏”向教师提出了挑战,它不仅要求教师熟悉本专业的语言语法知识,还要有丰富的社会文化知识,也要有出色的组织才能。不仅能以高度的责任心为学生提供最佳的阅读模式,还能创造一个积极愉快的阅读环境,激发学生的潜力,达到掌握技能。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尽管说得容易做得难,但教学相长,迎接挑战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