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怎样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刘泽银

怎样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刘泽银

(湖北省恩施思源实验学校)

  要: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积极探求知识的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它能引起学习的需要,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是学习的一种动力,所以只有当学习者本身对学习发生浓厚兴趣时,才能使整个学习积极起来具体表现为:学习情绪高、学习意志顽强,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整个物理教学中的关键。

关键词:培养;兴趣;激发;求知欲

众所周知,物理学科难学、难教,尤其入门更难。物理抽象、概念的特点与初中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尚未形成的生理、心理特点不相适应,学生理解掌握物理知识比较困难、学习过程中分化现象严重,相当一部分学生掉队,达不到应有的要求一次又一次学习上的挫折和失败,造成了“精神创伤”,形成了心理上的沉重负担,从而失去学习物理的信心。甘当“差生”、造成“英才”升学深造,“庸才”推向社会的现象。要提高物理学科的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积极探求知识的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它能引起学习的需要,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是学习的一种动力,所以只有当学习者本身对学习发生浓厚兴趣时,才能使整个学习积极起来具体表现为:学习情绪高、学习意志顽强,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题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这个学科有价值——即有用。如在学习“密度测量”时,提前让学生了解密度的应用,目的是使学生先了解密度的应用不仅可以计算质量,而且还可以计算体积,还能鉴别物质。这时有学生提出来:可以鉴别金银首饰吗?教师肯定的给予回答,能!这节课就是要让同学们学习“密度测量”,从而掌握鉴别物质的方法。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激发了。听课者情绪更高了,求知欲望更强了,出呼预料地掌握好密度测量的方法。教师同意他们在完成课堂实验要求的同时,允许进行自带物品的密度测量和鉴别。并在方法上予以指导,这时我感到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由感兴趣发展成为一种乐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做有心人,通过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起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由于物理知识抽象,而初中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尚未形成,因此,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困难较大,为了克服这一困难在实际教学中形式要新,即溶知识性于趣味之中,寓教于乐,也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本身蕴含着极大的扭力。每一章、每一节都有新的知识、概念、规律,特别是概念、原理、定律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因果关系。都会使学生产生疑问,引起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如何利用求知欲,好奇心而又有系统,有目的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如:学习惯性概念后,教师可做这样一个实验,拿一只笔套竖立在讲台边缘的纸条上,然后问:谁能拿出笔套下面的纸条又不接触或碰到笔套,并保证笔套仍竖立在讲台上?做法是可用手捏住纸条的一端迅速抽出纸条。这样能使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中,即使兴趣因诱导而生,更使学生在终身难忘的小实验中获取和巩固了知识。再如:把刚刚从火焰上拿开,水已停止沸腾的烧瓶塞好,倒过来,问:当往烧过的瓶底浇冷水后,会产生什么现象?把冷水浇到烧瓶后学生惊讶不已;已经没有沸腾的热水会重新沸腾,并且是在没有加热情况下沸腾。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此现象产生浓烈了解欲望。相这种采取生动有趣的实验教学代替简单枯燥的概念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感到学物理是有趣。

物理教学中,教师应用物理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兴趣,同时,教师本身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热爱物理学科的情趣带领学生去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就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巨大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效果出发,通过精心设计,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总注意广泛收集物理学科最新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包装,隆重地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

教学生动风趣,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例如:在讲势能时,可向学生说,当天花板上有一根鸡毛想你头顶上落下时,你将怎样?学生肯定会说:“这有什么可怕的。”如再问,若你头顶上的电风扇落下呢?学生肯定会下意识地手盖头顶,“那还不快跑”。从而说明物体的势能和质量有关。在讲势能和相对高度有关时,可以用从课桌上跳下来和三楼上跳下来进行比较,肯定会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点击次数:8  发布日期:2021/12/11 8:24:48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