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浅析培养学生语文写作兴趣 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吕有良

培养学生语文写作兴趣  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滩面覃村小学   吕有良

内容摘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主动需要。因此,老师必须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探讨了:分层要求,树立信心,培养作文兴趣;勤积累、多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巧训练、多实践,逐步提高写作能力等三个解决学生的写作兴趣的措施。

   

关键词:兴趣、语文教学、作文教学、作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动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主动需要。因此,老师必须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生不喜欢作文,甚至怕作文,这是什么缘故呢?值得我们语文教师认真思考、研究。

     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调查我认为最主要的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1、没词写——没有留心生活,不注意积累素材,没东西写;

    2、没法写——有些同学虽然有积累生活素材,但不懂得如何写,从何写。

    针对以上情况,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一、分层要求,树立信心,培养作文兴趣

    1、先降低对学生的作文要求:先求“通”,再求“好”逐步提高。 在作文指导时,从内容入手,引导学生先考虑“写什么”,再考虑“怎么写”。在语言表达上,让学生从小养成一个习惯,写了一个句子就问一问自己:这个句子“通”吗?在写得“通”的基础上,再逐步要求写得“好”。

    2、“成功是成功之母”。常言道:“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如果我们的学生总是经历失败,从未尝试成功的喜悦,他们就有可能丧失信心,永远得不到成功。因此要经常表扬、鼓励学生,特别要鼓励程度较差的学生。要树立他们进步的信心,把他们的习作作为黑板报的稿件刊登,或推荐到红领巾广播站播诵等形式,让学生有表现自己和展示自己的机会,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用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树立信心,激励学生继续走向成功。

    二、勤积累、多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作文要厚积博发,要写出好文章,就要象蜜蜂“采蜜”一样辛勤积累。引导学生:

    1、加强阅读。 阅读是学生获得作文范例的基本途径,学生可以从读中学到“怎样写”。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我们开展了读书、读报活动,发动学生把他们读到的好书向全班同学推荐,并做好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交流。并在黑板的角落留出一角,让学生轮流抄写自己读到的好的句子或成语。 

2、留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观察和思维是打开作文内容宝库的金钥匙,没有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也就不可能有作文能力。因此,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思维习惯,为积累作文素材打下坚实基础。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第一,多看多听。多看,就是经常认真地看,看明事情的来龙去脉,事物的特点、性质,人们的思想感情。多听,就是注意听懂人们的不同意见,不同反映,从听的中间开阔知识领域,了解古今中外许多事情。第二,多问多想。多问,就是把自己平时看到的某些不明白的事情向老师、同学求教,使自己了解得更多。多想就是把自己观察到的事情在头脑中多回忆,多联想,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而巩固看到和听到的成果,锻炼思维,形成深刻的印象。第三,多记多写。就是说手比较勤,能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及时记下来。可以写生活日记,可以写观察日记。如果持之以恒,形成习惯,不但能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而且锻炼了书面表达能力,使学生受益终生。

    三、巧训练、多实践,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克服了学生畏难情绪后,还要由易到难地进行训练,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1、童话引路,提高兴趣。 针对小学生富于幻想,喜爱童话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听童话、说童话、读童话、写童话,从而把学生引上爱听、爱说、爱读、爱写之路。开始,可先听老师讲童话故事,再让学生自己讲一讲,最后写下来,或者让学生看图写童话,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提高作文的兴趣和作文能力。

    2、采用素描作文教学解决作文时有可写的内容。对日常生活和各个局部,如文具盒、书包、老师、同学、教室一角进行分项素描,从说到写进行片段训练。然后逐步扩大观察范围。起初要求他们早晨从校门口到教室,在这短短的一段路上你见到了什么?本来学生每天走这段路,并没理会的、没什么可看的,在提出要求后,他们开始注意了,学生观察后让他们写下来,并告诉他们就这样作文。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这么短短的一段路就有许多事物可以观察,而且可以用来作为作文的材料,我们周围可写的东西真是太多了,后来要求他们观察家里的、邻居的、大街上的、商店里的、公共场所见到的事物,这样学生的眼界越来越宽阔,思维越来越活跃,觉得作文有内容可写,积极性也就高了。

    3、加强语文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如让学生自编手抄报、为红领巾广播站写稿,“元旦”送贺年片,给同学、亲友写信,开会做记录等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提高写作能力。实践证明:作文教学是一种思想和文字的综合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中心,非一日之功。小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潜能,只要教师善于挖掘、正确引导,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紧密联系,互相促进,作文教学的成效必将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法》,朱绍禹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4月 

2、《语文教育论稿》,顾黄初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6月 

3、《语文教育学引论》,阎立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5月 

 

 

 


点击次数:18  发布日期:2021/7/8 16:21: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