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学生良好语文阅读学习习惯的培养尹 攀
论初中学生良好语文阅读学习习惯的培养
四川省简阳市三合镇初级中学 尹攀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加强学生阅读学习习惯培养,通过课内教学引领课外实践,搭建阅读平台,让学生把阅读当作自觉化行动。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学习习惯 良好 培养
要让阅读真正成为一种个性化活动,就必须使之首先成为一种自觉化的行动。因为阅读的过程,不仅不是感知、思维、想象、记忆等多种智力因素参与的结果,也是个性、情趣、动机、兴趣等多种非智力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阅读自觉化,还需要我们持续不断的强化,通过反复锻炼,使之一种阅读习惯。这样在习惯驱使下,学生阅读就会一种常态,甚至是自身学习、生活的一部分。那么什么是阅读习惯呢?所谓阅读习惯,指的是不需要别人强制,也不需要自己警觉,就能自然而然地去找语文教材来阅读,并从中获得阅读理解,汲取其中的营养。初中语文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奠基教育平台,又是学生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平台的主阵台,加强学生良好阅读学习习惯就显得极为重要。实践证明,加强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作用巨大,有助于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丰富见识,培养审美情趣,形成全面发展素质和健全人格。
一、加强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习惯是在常态下形成的,不自觉形成的习惯大多是不良习惯,而好的习惯则需要我们加强培养。培养学生阅读学习习惯,其阵地不仅在课堂,也在课外。作为一线教师,要充分发挥两大阵地的培养作用,加强学生良好阅读学习培养。
(一)发挥课内阅读教学的引领作用。“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作为一线教师,要把课堂这个主阵地充分运用学生阅读学习习惯的培养中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坚持站在学的角度来思考,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在多读实践下进行创新性学习。在这过程中主要是以教材为蓝本,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学有法可使。实践中常教给的方法,一是质疑学习法,要求掌握“精读、略读、选读”方法,做到边读边思考,抓住重点词语、中心句进行理解,找到写作顺序和写作方法。二是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让学生学会积累,“读、画、圈、想”的阅读方法,学会摘抄、批注、学会写读书笔记,有必要的,自己认为好的,应摘录下来,形成“采蜜本”。三是养成读写结合的习惯。就是要将阅读学习中获得的素材、写作技巧和思想情感运用到自身写作中去,不断丰富写作体验,提升写作能力。
(二)加强课外阅读训练,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以坚持课内为主,课外为辅助的引导思想作为培养学生良好语文阅读学习习惯的实践中,我们既要加强课内阅读教学,更要以课外这个大平台用起来。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应教会学生如何选择健康、有益的读物。阅读益处多多,但开卷未必有益。读物要注意下面几点,才能使课外阅读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一是观点取向要正确,思想要健康。好书,对人的培养作用极大,常以健康的思想教育人,以感人的事迹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以科学的知识丰富人。选择到这样的好书,是我们作教学推荐的前提要求;二是应考虑学生的各方面差异。据有关方面调查,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三是要有趣味性。趣味性是吸引学生主动阅读的动力内驱,是学生“我要读”的原因所在。我们知道,知识的海洋对于青少年学生有着极大的诱惑力,诸如宇宙的奥秘、地球的形成、人类的起源、海底世界的趣闻、历史上的人物故事、以及关于未来世界的科学幻想等等,都会引起他们认识世界的炽烈欲望。教学中,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去图书馆去寻找这些阅读材料。除了我们教师推荐,学生之间也可相互推荐。
二、培养初中生良好语文阅读习惯的实践平台
要把阅读变成一种自觉,一种习惯,必须以读为平台,让学生得到持续有效的培养。
(一)设立“四读”时间——让读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必修课。一是利用晨间引导学生自由读。积极倡导学生课余时间自由读,畅谈读书感受。二是抓住课堂指导学生读。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由专职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积极倡导学生自由地交流读书体会,畅谈读书感受。交流可以是两人,也可以是多人;可以是几人“同读一本书”后的专题讨论,也可以是“各读各的书”后的大杂谈;内容可以是说说书中的主要内容、印象最深的情节等,也可以讲讲自己读书的收获。
三是用好午间开展休闲读。倡导学生午间休闲时,自由读书,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让读书成为学生午间最好的休闲方式。四是鼓励学生睡前放松读。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建议每个孩子都在家中的床头放一本自己喜爱的书。每晚睡觉之前慢慢品读。
(二)倡导三个“共读”——让读成为一种交流方式。有共读就有共同的体验,把读的结果分享出来,变成读后交流,这本身就是一种快乐,甚至是一种比超。在培养初中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中有着重要作用。一是同伴共读。这是最重要的读书方式,同伴阅读的经验对孩子很重要,可以产生良性竞争的作用。二是师生共读。强化阅读氛围,营造书香校园,每个教师都要做学生读书的指导者,各科教师要结合自己所教学科教学指导学生读好书,好读书,共读一本书。三是亲子共读。积极倡导亲子共读,内容包括父母与孩子一起读书、与孩子交流读书心得、与孩子一起玩读书游戏等。
(三)落实课前诵读——让读成为一种课堂学习热身。课前五分钟由值日小老师带领学生诵读经典诗文。
(四)组织读书活动——让读成为一种营造浓郁书香的积极方式。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个人终生的财富。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加强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使学生逐渐做到习惯成自然。
参考文献:
左稚琦,初中学生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J].课外语文,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