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更新教育理念 开放数学教学杨静波

更新教育理念   开放数学教学

杨静波

(云南省永胜县三川镇翁彭小学)

多年来,小学数学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个性受压抑、灵感遭泯灭,创新意识也在不经意之中销声匿迹。《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而“开放型”的教学恰恰符合了这一教学改革的要求。因为它的课堂教学突出了“人的发展为本”: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全方位参与创造条件;更好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心理需要,使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得到充分发展;更好地启迪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培养。下面谈谈本人近年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围绕着开放式课堂教学所进行的初步探究。

一、走向民主——把课堂还给孩子

新课标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因此,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多种手段呈现问题情境,制造学生的认知冲突,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确实感到有问题要问。

比如,在教学“小数的产生”时,让学生去买一支25分钱的铅笔,然后要学生用“元”作单位,写出铅笔的价格。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学生操作后,迫不及待的地问:25分钱不到1元,不能用整数表示,怎么办?能用分数吗?还有别的数吗?……这时学生心中已激起求知的欲望,带着这样的激情学习,自然取得良好的效果。创设情境的方式很多,以下介绍几种策略:

1)创设故事情境。故事一般情节生动,故事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够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2)创设现实情境。现实情境,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学生易于理解。

3)创设动态情境。运用电影、录像、幻灯片、图片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特定情境,给学生以生动直观的感性知识,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

教师要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做到教学民主,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民主氛围,才能使学生敞开问题意识之门。

二、自主探索——把权力让给孩子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要也不应该把现成的知识结论直接传授给学生,而应带领他们一起去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此过程中引导他们积极地去探索知识、发现规律,并掌握学习方法,逐步使他们形成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激发学生针对数学问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他们敢想、敢说、敢问,学会比较,学会分析,善于创新。

例如:在教学“比多少”一课时,在学生看图设问之后,可以让学生四人一组,看书第50页的主题图说出:“你认为谁多?多几个?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们各抒己见,思维活跃。有的说:“我是用连线的方法,一个男同学对着一个女同学,最后发现男同学比女同学多1人。”有的说:“我是用数的方法得出来的,男同学10人,女同学9人,1091,所以男同学比女同学多1人。”……最后,在学生的信息反馈之中,归纳总结出“比多少”的两种方法和“数一数”比法的三个步骤。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新课的教学从“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群言堂’”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数学课堂成了“百花斗艳,百鸟争鸣”的学习乐园,为学生的创新提供了天地。

三、张扬个性——把发展留给孩子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的行动。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缜密的逻辑性、广泛的应用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眼、耳、口、手、脑协调一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学生学习知识,是被动式的接受,压抑了学生的个性,使得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充分的展示,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我们的教学不只是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做到自信、自强、自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变教师的主导为学生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索,通过观察分析、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际操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讨论、表达与交流等方法获取新知识。

如在教学人教版第册《认识平面图形》一课时,由于平时同学们乐意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所以首先想到采用小组合作来完成这一节课。我提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好课前各种图形收集准备工作,小组成员在合作的过程中,组长根据组员的的个性特点进行明确的分工,有的对同学进行买材料,有的进行设计,有的把设计好的图形剪下来,在设计的过程中,同学们集体讨论设计的方法,在课堂上用已准备的平面图形拼出美丽的图案,小组成员纷纷出谋划策,最后在组长的统一下达成一致。在这个活动中同学们各尽其职,没有一个空闲,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体现。在这个收集准备的过程中,孩子们既亲身体验了学习的全过程,同时又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参与的乐趣和自己存在的价值,获得了一种比较积极的情感体验。

新课改中的孩子是快乐的,课改中的教师是幸运的。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是新课程所向往,所倡导的理想境界。面对数学课程改革,我们只有把握实际,大胆实验,与数学课程改革之士一路同行。

 


点击次数:14  发布日期:2021/6/11 8:46:55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