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地语文阅读教学应做到读写结合肖 莉
有效地语文阅读教学应做到读写结合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吴仲良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肖莉
摘要:读写结合在语文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中都是有效的实践方式,更是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重要途径。在实践中,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应强化二者结合,让学生在读写实践中更好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读写结合 阅读教学 有效
“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新课标对语文这门学科给出的明确界定,解读这个界定,我们发现有两个关键词:那就是语言文字的学和用,如何学?在哪儿学?又怎么用?是我们语文教学应着力思考的问题。现实中,我们很多教师由于认知有误,观念出现偏差,导致语言文字学习的平台---阅读和语言文字运用的平台---写作被撕裂,成为“两张皮”,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不论是口头还是书面的能力迟迟得不到应有提高。这显然是不可行的,实践也证明了这样实施的不科学性。我认为读写结合才是语文阅读写作教学的有效方式。古人曾说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都是读写结合的很好例证。实践也告诉我们,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是落实现行教材“读写并重”编写理念的有效举措。在阅读中尝试习作,在习作中借阅读之果,做到在读时有模仿似的运用,在写时有阅读范例的方法指导,是我们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下面,结合自身多年语文教学实践以及观后感,谈谈语文教学中实施读结合的实践与思考。
一、营造氛围,为学生写作铺垫
成功的教学需要良好氛围来提供环境支撑。作为一线老师,在授课前,不要直奔主题教新课,还把营造氛围作为学习热身的启动环节。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我看到一位老师在营造氛围时让学生根据QQ、微信上常见表情包说词语,在调动学生参与兴趣上收到很好效果。我们知道,表情,神态也,可在对话中使用,让对话更加精彩。这个环节不只是让学生放松心情,也在紧扣授课的主题,同时也为学生后面的练习作下了一个铺垫,有利于激发学生写作欲望。我们知道,无论是读是写,都需要以兴趣为基础,才能够真正确保有效,所以要确保读写结合教学理念的重要意义真正在语文阅读教学当中体现出来,教师必须要懂得如何激发学生读与写的兴趣,让读与写都形成习惯,这样才能让学生不再把读和写作为沉重的学习任务,而是如同兴趣一样的存在,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渗透生活。
二、找准目标,为学生写作导向
教材,无非就是一个例子。在读写结合策略实施中,我们要为学生写作导向,就得找准目标,有的放矢,把课文中有利于学生写作的“范”找出来,让学生模仿。我们知道,一篇课文的信息都是多元的,可供我们探究教学的也很多,那么我们如何找准这些点呢?我觉得应该由文本的特点、单元教学的目标、课程规定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几个方面来决定。例如,《陶罐和铁罐》是一篇寓言故事,其教学我们可不能只教寓意,还可以用来作进行读写结合的范例教学。通过文本中人物的对话,对学生进行人物对话的小练笔,实现读中有写。
三、充分阅读,为学生写作奠基
习作,一定是在学生充分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文章的语言、结构以及其中蕴藏的情感等都是学生阅读理解的对象,在教学中,我们应抓出重点而展开,例如《陶罐和铁罐》作品中对话应作为阅读教学的重点。教学时要求学生在品读对话中去感悟语言特点、神态动作、提示语的位置、标点符号,以及对话的独句成段对语言表达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时,重学生的感悟,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学生的朗读,应少强灌硬输,应多让学生在“一感三读”中去理解文本。这些理解品读,让学生不只是懂得了课文中人物的形象,所蕴含的寓意,也让学生了解了习作的方法,习得了如何写对话。这样的阅读理解教学让学生不只是得其形,更得其神,所以学生后面的精彩习作便也在情理之中了。
四、由易到难,让学生写作有成
在写作时的运用,应当学生通过“悟---读---再悟---再读”这样的形式理解课文,再进行写话练习。在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因为学生有了先前的感知作基础就直接将习作要求甩出,让学生练习,而应先让学生根据阅读中的人物语言提示,进行添加神态、动作、改变提示语位置等练习。当学生完成了两个这样的练习后,便让学生根据故事的提示进行人物语言的创编。这个时候,学生的创作便会自动地加入神态、动作等提示语。这样的教学由扶到放,让学生一步一步前行,行得稳,也走得远。
习作创造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先有模仿,再有创造。如叶文玲在《我的“长生果”》中说:“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而这样的模仿借鉴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这种模仿开展,不是找其他作文书来进行,更不要另辟蹊径,以加重经济负担等方式来进行,而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语文阅读教学当作例子、当作范本来实施,就可以达成要求,实现目标。
总之,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在新课改全面推进的今天,我们要坚持读写结合理念,有步骤地训练,以读带写,以读促写,以读成写,让学生不只是了解知识,掌握方法,还运用到言语实践中。虽然二者意义有所不同,但是关系却如同大夏的不同柱子一样,相辅相成,支撑着大夏的整体。所以,我们不可忽视,更不可割裂,要有一体化思想。这是有利于两者协同作用的,能够让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效率更高,收获更多,更具实效性。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更加重视两者的一体化,将写作、记录应与阅读内容更好的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读写过程连贯起来,获得更有效地培养。
参考文献:
[1]李红娇,试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J].基础教育,2018年。
[2]段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训练[J].新课程,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