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中职计算机课教学现状与策略谢作玲

中职计算机课教学现状与策略

谢作玲

(湖北省恩施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不断深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及人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生活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因此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必修课,纷纷开设了计算机专业。然而,学校计算机教学实施时间不长,教学水平还远远跟不上社会发展。笔者对农村职业中学的计算机教学情况进行了调研,看出计算机教学情况是喜中有忧。并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学计算机,兴趣浓厚

作为职业中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一般对计算机有较高的兴趣,他们能通过实际操作检验所学的理论知识。不少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也期待自己能从计算机课程中学到相关知识,能灵活处理自己专业中所遇到的问题。

二、理论学习,兴趣骤减

理论知识单调枯燥,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这种情况在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三、资金投入不足,硬件设施落后

计算机技术正在日新月异的发展, 而计算机专业教学设施如实验机房、多媒体教学设备等由于资金不足不能及时配备, 造成理论教学与实际严重脱轨。有些学校盲目认为,有机房,就可以开设计算机专业。特别是农村职业中学,就连计算机房普遍也只有1(少数有2),每个机房计算机台数少,一般有60台左右,加之有些计算机维修也不及时,难以确保每台都能正常使用。每次上计算机课有一部分人没有机会上机,只好轮流操作,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降低学习兴趣。从现在看来,仅有普通计算机操作机房,是不能满足计算机专业教学需要的,没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就很难直观地给学生讲述,学生只能机械地记忆, 难以理解上升到较高层次, 更不用说学以致用, 活学活用了。通常是老师讲完了全部课程,学生却不知从何处做起。

四、学习进度,参差不齐

由于个体差异,很多学生在理论学习或操作练习时,经常遇到自己不懂的或自己也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也不可能在一节课里一一指导。这就成了学生进一步学习计算机课程的拦路虎,从而影响学生们深入学习的积极性!

五、教材单一或更新缓慢

中职学生的基础较差,许多学校没能清楚地认识这一点,教材选择过于随便,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过于简单的教材学生学不到东西,过难的学生又接受不了。另外中级班和高级班一个教材,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也是同一教材,这样都是不正确的做法。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许多学校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教材和软件系统不能得到及时的更新,常常出现教材与上机试验软件不配套,无疑给教学和学习都带来一定的不便。

针对农村职业中学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要想计算机课程能够顺利有效的开展,我认为应该采取以下对策:

六、多给操作机会,提高非专业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中,我们结合学校实际,尽量多安排非专业学生上机操作,这样他们对计算机的奥妙和作用认识全面,学习计算机的兴趣逐步提高。尽可能让学生利用所学计算机知识,解决本专业遇到的问题。

七、改进教学方法,让理论课产生吸引力

针对学生普通不太喜欢计算机理论课的学习和记忆。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改进计算机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是制作课件。教师将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制作成教学课件,或演示给学生看,或让学生在上机练习时作为练习用软件,练习对了就给出喜欢的动画;错了呢,就给出明显的提示。这样,通过教学课件学计算机的课程理论,让枯燥变生动,由静止变运动,学生兴趣自然浓厚。

2.是结合实际。教师在备理论教学课时,要精心选材,多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力求深人浅出,生动有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是表扬鼓励。对理论知识学得好的学生,当众给予表扬,树立榜样,让大伙觉得理论知识学得好,一样是一件值得荣耀的事。

八、引导学生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为专业所用

在教学过程中,从学校领导到计算机教师,大家要形成共识:网络资源必须好好地利用,上网学习,上网娱乐是大势所趋。因此如何引导中职学生特别是非计算机专业和学生正确理性地上网,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为专业所用,为自己所用,就成了教师们的迫切任务。一是写出上网计划。计算机教师,要经常在学生上网前,要求学生们写出本次上网的步骤——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这样做了,学生上网有目的,有了计划,就不会在陌生的网络面前手脚无措,漫无边际了。二是布置上网任务。中职学生上网许多是没有目的的,不少学生上网就只是为了聊天,打游戏。因此,作为管理、指导学生上机或上网的教师,就要先自己测算好学生完成计划练习所用的时间,尽量将学生的上网时间安排紧凑,尽可能让学生在上网时,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没有太多的时间打游戏,聊天什么的。

九、加强辅导,让每人都能熟练操作

真正要使学生们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兴趣持久保持,教师要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是多加演示。它要求老师在课内课外,无论是学生上机练习或是教师演示,都要加强操作指导,经常性有目的地向学生提问,尽可能考虑到学生中还存在什么问题。二是态度和蔼。计算机是操作性强的课程,如果教师一发现学生操作失误,就发火训斥,不耐烦,今后学生再遇到问题也就不敢问了。教师对待学生们的提问一定要和气回答,耐心指导,使每个人都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

十、增加设备投入,提高学生上机的概率

学校要积极争取上级支持,自身也要压缩非教学的开支,加大对计算机设备的投人,添置计算机和相关设施,以解决每次上课计算机不够用的问题。如果不能保证这一点,那学校也可以在业余的时间更多的开放机房,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同时也使投入的设备能够更充分的发挥作用。另外,只有普通机房还是不能满足教学要求,还要配备多媒体等教学辅助设施。通过加强硬件建设和学习平台建设,创建良好的、能调动教学双方积极性的互动教学平台,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

十一、丰富教材内容,提高教材使用效果

中职的计算机老师要根据中职各专业的不同特点,适当增加一些与相关专业适应的计算机课程教材,计算机教材编写部门也要在这方面加以改进。选择计算机教材应该考虑两点:第一要注意实效性。计算机应用软件课程要注意选择教材的版本。第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材。对于中职学校来说,各专业老师应该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代软硬件更新的情况综合考虑,选择合适配套的教材。


点击次数:11  发布日期:2021/5/15 16:47:59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