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中情境策略的有效应用赵 敏
语文课堂中情境策略的有效应用
四川省蓬安县杨家镇中心小学校 赵敏
摘要:让情境策略应用为语文提效教学助力,是我们创新教学设计,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教学策略。本文探讨了语文课堂中情境策略应用的实践注意、实践途径和原则遵循。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境策略 应用 有效
情境以虚拟的现实作为平台,让学生受趣而思,从而使之自觉进入到教学中来。这就是情境策略的应用目的。在语文课堂中,情境被搬上课堂辅助教学已有多年历史,不仅积攒了众多理论成果,也取得很多有效的实践用法。但传到现实教学中,我们发现,要真正达到有效应用,个别课堂还存在一定距离。因此,我们有必要再次论及情境策略的有效应用问题。我结合我自任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关于情境策略有效应用的实践与看法。
一、语文课堂中情境策略应用的实践注意
情境策略不是万能法,一用就有效。其强大的教学功能也只有在精心设计、合理应用中才能为教学助力提效。由于学科不同,环节不同,应用的目的也应不同。就小学语文而言,在这几个环节中我们应抓好侧重点。
一是在新课导入的情境策略应用中,我们应结合内容创设情境而不是为了仅为激趣,应在情境“简”“趣”和“思”下功夫。导入本身时间不长,所以导入情境应简,时间要短。而且要趣满盈实,充满诱思性,能将学生思维触觉活跃下来。只有这样,才能既有效又能把学生快速卷入到教学中。
二是字词教学中情境策略应用,应侧重于“激励”。无激不励志,就没有发奋学习的需要。字词教学大多是枯燥,识字任务越多的课堂,其乏味程度就越严重。因此,情境中识字成了低段语文教学的最常用方法。在这样课堂中,需要我们教师边教边激励,让学生在情境中识字快乐相伴。
三是阅读教学中情境策略应用,应侧重于激“情”。阅读课堂是以读为径,不论是初读、复读还是第三次、第四次的精读,都需要有兴趣投入的读,不论是否发声,都需要动力。而在小学阶段,朗读较多,而朗读就需要学生带着情感去读。“情”从何来,就是从情境中来,教师在范读中示读还要示“情”,把情感融合在读声中,让学生模仿读,在学读中学情感表达。所以,阅读教学中的读书环节,教师要注重激“情”。
二、语文课堂中情境策略应用的实践途径
情境策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教学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不仅能提趣,增强主体性,还可化抽象为直观,促进学生更好地对文本进行理解。但由于语文内容广,模块多,需要不同情境来配合,才使语文课堂丰富且生动。
一是游戏环境的创设。游戏是学生的天性所需。创设游戏情境就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产生。识字教学、口语交际教学采用情境策略是非常奏效的。近年来,随着主体理念的推广与践行,游戏情境越来越应用于时常教学中了,特别是在低段语文教学中,更利于课堂氛围的营造和学生兴趣的激发。
二是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情境在于诱思引疑,促进学生质疑思考。因此,在语文课堂的导入、新授和结课阶段应用较多,特别是在抛出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或探究学习中,其效果又最为突出。
三是媒体情境的创设。化抽象为直观是媒体进课堂的初衷,应用直观媒体创设情境是近年来的才兴起于课堂的教学策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电化手段的问世,以及后来的多媒体的出现,让媒体情境成为课堂常态化教学策略。多媒体教学在信息化2.0时代已成为语文课堂“节节用”的不变选择。
四是生活情境的创设。源于生活的语文教学需结合学生生活现实而展开。这是新课标的要求。语文课堂作为生活化实施阵地,很多内容的理解需要现实经验为基础。因此,在创设生活情境辅助教学也是常态之选。
五是角色情境的创设。角色情境是以课本剧扮演为主的教学策略,针对情节性较强的文篇是很有教学效果的,因为学生在理解文本,获得人物性格理解后,能对文中角色进行模拟,这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作。而且,通过扮演,学生能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别人为什么要这么说,这么做,更能对学生文章进行深入理解。
三、语文课堂中情境策略应用的原则遵循
高效的情境策略应用,不仅需要途径创新和实践注意,还要遵循一定原则,方可达到教学预期,使语文教与学更高效。
一是针对性原则。语文教师在情境创设时所选用的情境载体必须是学生所了解的一种事物或生活经历。如果学生不了解老师创设的情境内容,自然也就没有兴趣,那所谓的激趣诱思就是一句空话,达不到创境目的。有效的情境载体必须基于学生实际,针对性强,体现在学情和内容上的因材施教,使用学生熟悉的事物来创造情况,以提高情境影响力。
二是互动性原则。不能被情境牵着鼻子走,课堂是以师生互动为主要展开的,情境是手段而非主要。这一点,我们很多教师易进入误区,特别是多媒体情境的应用,常常可以看到一些教师被鼠标控制了教学行为。
三是激励性原则。无论情境多激趣,多诱思,都要注意配合激励评价来进行。特别是对于一些比较害羞的学生,教师更应多鼓励他们勇于参与到情境学习中来。毕竟语文教学面对是的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获得良好语文教育才是课堂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因此,在情境策略应用的同时,我们也应与配合煽情激励手段的应用,以增强学生主体性。
总之,在优教优学课堂改革中,情境策略应用无疑是实现这一效果的最好做法。由于小学生年龄小,他们不能在课堂上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而保持“我要学”意识,语文课堂特别是识字任务重的语文教学时,容易使他们产生枯燥感,这就影响了学生对新知的学习与巩固,长期久之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将情境策略应用到各个环节中,通过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来丰富课堂内容,让好奇的学生可以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或保持状态,然后在语文学习中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以促成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张连勇,语文课堂中创设情境的策略[J].科普童话,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