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数学课堂趣味性 提高学生学习实效性刘 平 黄以凤 李娅娟
增强数学课堂趣味性 提高学生学习实效性
刘 平 黄以凤 李娅娟
(云南省永胜县光华一贯制学校)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新课程标准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 用数学的思维思考, 用数学的语言表达,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出发, 有效组织教学。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把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把数学教学变成了枯燥无味的活动, 学生就会失去学习数学的热情。如果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新颖的趣味数学教学法,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感受数学的乐趣与数学的美, 并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服务于生活。
一、创设生机勃勃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是生命化课堂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因素。缺乏情境的课堂,犹如干涸的湖水,没有了鲜活之气、灵动之感;又如枯萎的花朵,没有了绚烂之美、娇艳之态。所以,數学教师在构建小学数学生命课堂的时候,应当积极主动地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生机勃勃的课堂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以《圆的认识》教学为例。首先,教师为学生创设一种栩栩如生的多媒体情境。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与圆有关的图片。学生在欣赏这些与圆有关的图片的过程中,会不知不觉地为图片中的景色所吸引,并自觉地进入一种直观形象的情境之中。其次,教师通过提出“你们看到了哪些实物”这一问题的方式,为学生创设了一种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情境。于是,有的学生说:“左上角的那张图片展示了一个圆盘。”有的学生说:“右上角的那张图片展示了一枚光盘。”还有的学生说……再次,教师向学生创设一种演示情境。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演示画圆的步骤。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半径、直径等知识。总之,这样的方法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二、构建探索式教学课堂,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趣味性知识点,小学数学课本中几乎每一章节都有数学趣味知识拓展,这些知识内容既包含非常多的趣味元素,又是该章节数学知识的拓展,这对构建“趣味化”课堂来讲非常有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奥数知识引入课堂,让学生基于基础数学知识内容,探索奥数类型的拓展题,锻炼学生数学思维逻辑,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取乐趣。
例如,在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在基础教学内容上,引入程解答的奧数题,如:三位小朋友分糖果,小明先将自己的糖分给小红和小华,使得小红和小华的糖变为原来的两倍,然后小红再分糖给小华,使得小华堂果数变为原来的两倍,最后小华分糖给小明,使得小明糖果数量是原来的两倍,而三位小朋友一共有64颗糖果,问三位小朋友原来各自有多少颗糖?问题提出之后,学生之间会进行激烈的讨论和分析,甚至会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解答。针对这种典型的逆向思维问题,学生在列方程式分析和解答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数学学科的乐趣,学习兴趣自然也得到提升和发展。
三、尊重学生成功体验,感受乐趣超越自我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无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欢乐,从未体验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多么的不幸”。学生要想牢固地掌握数学,就必须用内心的创造激情,在学习中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实现自我超越,主要包括自尊、自信、自强的前提下勇于自我展示,乐于在课内外探究发现并能创新的解决问题,并不断地进步与发展,教师应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因素,尽量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开放思维,允许“标新立异”,从而使学生在创造性学习中实现自我超越。
例如,我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时,让学生通过比一比、折一折、量一量等方法进行自主探索,并将自己的发现写到黑板上,当第一位小朋友写上“我发现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时,其他小朋友的激情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再也按捺不住,纷纷走到讲台前写出自己的发现,这时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黑板上又出现了:“我发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我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我发现长方形、正方形对折后可以得到三角形和其它图形”、“我发现两个同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正方形或长方形……”课堂沸腾了,成了本堂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进而教师让学生在分析、比较中用红色粉笔圈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就完成了本课的板书。当学生回顾探究的过程,寻找自己的发现,欣赏自己的“杰作”时,脸上都表现出喜悦的神情,在自主探索中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感受到了自主探索的乐趣。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必须从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入手,全面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充分理解学生学习的需要,真正的实现学生快乐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开放性情境,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并把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这样才能与时俱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从而不断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热情,更好的保障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