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浅谈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左 杰

浅谈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云南省永胜县永北镇中学)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靠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攻方向。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科教学,而不同学科都有不同的学科知识体系和特点,创新教育应结合进行。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物理教学应该紧扣实验这一学科基石,着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造就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勤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呢?我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教育的实验教学指导思想

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不仅是验证原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已有的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也是完成“提高国民素质”这一教育任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观看”的实验教学方法。在实验教学中,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入手,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学生有条件动手的,老师决不代替,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积极探求状态。

二、利用物理趣味实验,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能充分结合教学内容,设置和安排一些生动、形象、有趣的实验来引入课题,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启迪其思维定向探究,随着教师不断引导,学生的疑问也随之消失。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处于一种愤悱的状态,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掌握知识。如:我在进行“大气压强”的教学中,我先做了一个演示实验,将小试管套在装水的大试管中,口朝下倒过来,让学生观察,学生惊奇的发现小试管不仅没有掉下来,而且缓缓上升,进而向学生提出:到底是什么力量使试管上升?此时同学们的思维异常活跃,激起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为学好这节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优化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演示实验具有鲜明、生动和真实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手段。优化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是创新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我的做法是:

1)认真何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挖掘实验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有的放矢地设置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浇不灭的蜡烛”实验中,浇不灭蜡烛的原因是什么?质疑之后,引导学生讨论。争辩中极大地活化了学生的发散思维。由争论而得到的结论学生难以忘却,原因可能是:那个地方没有蜡烛,而是蜡烛的像。

2)尽可能将一些演示实验改为教师指导下的探索性和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认识事物、掌握知识的方法。把演示实验改为验证性和探索性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演示实验无法取代的。如:将“利用医用注射器演示气体膨胀做功内能减少”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究实验。学生通过探究体验和讨论,弄清了“气体膨胀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的问题。有了这样的经历,学生就敢于提出更多的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良好开端。

3)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学生对物理实验很感兴趣,尤其喜欢亲自动手实验,根据学生这一特点,我们把易操作的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且对每一个实验环节,每一个细小的动作,都必须规范操作,从严要求,真正达到实验的目的,让学生掌握做实验的要领和技能,达到操作规范、准确,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素质。

四、加强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物理实验教学中,更能形成学生实验技能的还是学生实验。加强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此,我首先布置实验预习题,让学生在预习时明确实验目的、步骤和操作,做到有的放矢。其次严肃实验纪律,在实验前强调操作的关键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规范操作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在实验中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如:在“怎样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亮度”的实验中,通过同学们的思考和实践,不仅使同学们明确了使用变阻器时要与用电器串联,接线采用一上一下的方法,而且也知道了接通电路前应将滑片置于最大电阻处的道理。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了改变电阻线长度来改变电阻的知识。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次,培养学生对实验成败的分析和根据所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实验的增改。通过认真上好实验课,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方法,逐步形成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五、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物理教学要教会学生知识,不仅要求学生学会,还要学生会学。创新是一种高层次的知识迁移,是利用已有信息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我注重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机会和广阔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求异创新的愿望,逐渐培养学生从全方位推测、假设和构思中“探视”答案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初中物理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往往给出实验方案且方法单一,无探索性,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我在教学中,以常见实验知识为生长点,进行引伸和延展,让学生发掘其内涵和外延,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进行创新分析,利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来设计实验方案,并对各方案进行评价,选择最佳方案,以此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六、重视实验理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充分利用课本所设计的家庭实验,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关心社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估计大米粒的密度”让学生想出几种测大米粒密度的方法,然后实际做一做,最后做出评价,哪一种方法既简便易行而且误差又小,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报告。使学生学以致用,在生活中感受物理实验的乐趣及重要性,以激发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

当然,所有这一切的实施,归根到底将直接取决于物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物理教师应努力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掌握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这无疑对中学物理将是一次新的挑战。

总之,充分开发物理实验功能,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及良好的思想品质和科学态度,是推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向前发展,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


点击次数:10  发布日期:2021/5/15 16:14:32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