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论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情感化策略的有效应用刘小春

论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情感化策略的有效应用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板庙小学  刘小春

摘要:情感化策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着广泛应用。但要使其实践应用有效,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时投入情感,以爱生情,寓情于理,以情激趣,以情导行落实实践。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  情感化策略  应用 有效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我需求欲望和见解的一种心理体验,这种体验有正向的,也有负面的,前者充满正能量,后者在人的生活中带来消极和不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就要充分利用正能量的情感来激励学生不断产生进步的需求。我们知道,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学生思想教育为主的学科,很多内容学生都感觉很空洞,学习起来很枯燥。如果再加上一些教师的教学手段的单一,那更使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一低再低。在这几年教学中,我发现情感化策略在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和有效性方面作用明显,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以情激情,让学生感受到道德与法治学习的实用。下面,我结合实践,谈谈情感化策略在其中的有效应用。

情感化策略有效应用之一:投入情感,以爱生情

与其他学科相比,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两个困难:一是概念和观点相对抽象,令人费解其次,社会上一些重视金钱和利益的诱惑以及经济政治的不良倾向导致学生鄙视思想政治课。一些道德与法治老师也很沮丧,针对学生的不愿学”也抱有“懒得教的想法。这样,致使本应有效的双边变成了“两不作为”,导致课堂教与学更加的低效和冷漠。这显然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现实。夸美纽斯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起来的”。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应在新课改指引下,首先在课堂上率先改革。而情感化策略的应用,正是将枯燥、乏味的情感驱逐出教室的一种有效方法。

教学不仅是信息的传递,也是一种情感交流。教师投入情感,自然就会有情感收获。我们知道,大凡从事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教师,都很少到教室中去走一走,因为课时少,一周就只有两三次,这显然不利于师生良好情感的建立。而为了搞好师生关系,增加师生情境,我们可抽时常到学生中间去走走,问问他们,和他们一起学习、生活和玩耍。在反复接触中,我们播出的爱就会赢得学生的回报。这种方式就是我们常说的“亲其师、信其道”策略的应用。

情感化策略有效应用之二:寓情于理,以情激趣

列宁说得好“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无论是关于概念还是原则的教学,我都注重寓情于理的方式中,使抽象理论知识充满情感色彩,以增强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习的浓厚兴趣。

利用故事中的情感吸引学生。教材中虽然案例较多,图文并茂,但大都相对简单,而有些示例则相距甚远,因此我们选择与之相关的故事来作补充,而且还能趣化课堂,增强教学趣味性。值得注意的是,故事是带有倾向性情感的,而把这种故事投入到教学中,既拓展了教学宽度,又使课堂带上了故事中的情感。因此,我们在讲故事时,语言选择应随故事内容而不断变化,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使之主体性充分发挥。

直观教具富有情感。教具虽物,但也可以内含情感的通过其图像、文字来表达其情感。而我们在运用这类教具辅助教学时,就可以增强说服力和吸引力。例如,在教学《建设美好祖国》一课时,当谈到“祖国养育了代代儿女”的内容时,我画了一个大的彩色地图,祖国资源丰富,山川秀丽,风景名胜。说到“为人民服务”,用多媒体电子白板对周总理进行了大幅描绘,浓密的眉毛和微笑的表情使学生们感受到了为人民鞠躬尽瘁的高尚品德。在谈论“发挥艰苦奋斗的精神”时,我把从校园里捡来的白生的馒头放在讲台上学生背诵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些都是直观教具有情感化应用。实践告诉我们,培养学生情感,只要我们心中情感,万物都会发挥情感效应的作用,辅助课堂教学。

情感化策略有效应用之三:以情导行落实实践

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任务不仅是向学生讲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础知识,增强他们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要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增强道德实践能力,能自觉地用道德的要求和法律的方法去在生活中实践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这才是我们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最终追求

教师带头榜样。俗话说得好:身教重于言教。抓住学生模仿能力的特征,利用自身行为培养学生,是情感化策略的另一应用。例如,当谈论“与他人有关”时,我将学生视为弟弟和妹妹。我鼓励他们在思想上取得进步做到耐心辅导;在学校打扫卫生时,我不怕变脏。通过我的行动,学生们学习了如何将道德与法治教材上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情启思,引导学生理性实践。例如,当谈到“孝敬父母”时,我列举了很多例子来表明父母对孩子的爱还利用《游子吟》古诗来引导学生讨论:“父母如何照顾自己?”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他们的父母在吃饭,生活和学习时都在为他们担忧。我再次问“你们都知道您父母的生日吗?”教室立刻平静下来。过了一会儿,一些学生说了父母的生日,但是语气却不确定。我叹了口气:“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啊!”我启发所有人:“想想,如何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要口头表达,而行动,一周后向我报告。”原来,三天之内,很多同学告诉我他们是如何帮助妈妈洗碗洗衣服的,有的还为妈妈做生日贺卡的,还谈到了如何与父亲相处的问题,这些虽然是小事,但情感真挚

总之,情感化策略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着广泛应用,而且效果非常明显,是值得我们每个道德与法治课堂都应用的一种重要方法。这几年教学业绩告诉我,一定要把这种策略更好更深入地应用在教学实践中,以促进师生关系的更加和谐,教学效果的更好提升。

参考文献:

探究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情感教学策略[J].中小学管理2019

 


点击次数:13  发布日期:2021/4/1 19:49:48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