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利用数字资源,推动教学方式转变林 薛
巧妙利用数字资源,推动教学方式转变
林 薛 湖北省建始县茅田乡封竹小学
当前,运用数字化教育资源进行教学已成为教学的重要手段。 以小学数学为例,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有效运用,能给教学带来无穷魅力。 但是, 一切教学手段都有优势和不足。 下面, 结合我多 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谈谈运用 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小学数学的利与弊。
一、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势
1. 运用 数字化教学资源可以激发 学生兴趣,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俗话说,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一堂课巧妙成功的开头, 能使学生的注意力 很快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 容上去, 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 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并能创设良好的学习 情境, 使学生的学习 状态由 被动变为 主动, 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例如, 在教学《近似数》这一课时, 书上的内容都是枯燥的。 课前我有意识地从网上搜索一些与我们学生日 常生活相联系 的数据资料,如 “东方明 珠广播电视塔高 468 米, 位居 亚洲 第一 、 世界第三”、“嫦娥一号星体为立方体, 重 2350 千克”、“我国在万里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 武汉长江大桥总长1670 米”、“我校今年学生总数为 1568 人”等, 每则 信息还附有鲜明的图片资料或视频音频资料。 通过这些鲜活的信息,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 热情。
2. 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可以突破难点, 优化课堂。 由 于多 媒体形象具体, 动静结合, 声色兼备, 所以恰当 地加 以运用 , 可以变抽象为 具体, 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 作用 , 解决教师难以讲清、 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 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例如, 在讲解《平均数》一课时, 为了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 掌握求平均 数的 各 种 方 法这一 重点, 我让学生先自 己动手移动一组数量不同的长方形, 再观看电脑演示移动的方法, 从而让学生自 己感觉并最后体会到求平均数的几个常用的方法。 通过这样的教学环节, 让学生能比较形象具体地理解了移多 补少的计算方法以及基本
的数量关系式, 使得这课的重、难点轻易地突破, 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 巧妙地运用多 媒体手段把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问题, 通过直观形象的图文形式加以强化, 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可以启发思维, 关注学生最近发展区。 作为教师要为学生开拓思维空间, 帮助学生增加思维的自 由度, 鼓励学生探索, 启发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来辅助教学, 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而且能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比如,我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运用了这样一个动画课件:一个家庭有 3 口 人, 爸爸、妈妈和聪聪。 妈妈回家, 带回来 7 个苹果。 首先,妈妈拿出 1 个苹果,让聪聪平均分成 3 块,每人 1 块; 接着, 又让聪聪把剩下的 6 个苹果平均分成 3 份, 也是每人 1 份。 全班同学围绕我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 ①两次如何分? ② 在两次平均分中, 分别可以把什么看做单位“ 1 ”? ③ 如果用分数表示,两次分配中什么是相同的? ④ 用分数如何表示每人分到的是多少 ? 等等。 在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的情况下, 引 导学生充分展开思维的翅膀, 独立思考问
题,从而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4. 运用 数字化教学资源可以关注学生的 生长 点、着 力点。 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可以突破书本有限的知识, 可以用各种相关资源丰富孤立的课堂教学, 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 , 特别是数学史知识、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应用 型知识等。 比如在学习 《亿以内 数的读法和写法》时, 课前我安排学生去找需要的数据。 课上, 他们带来了从网上查到的中山 桥的长度、全国同龄人口 总数, 还有男孩子感兴趣的地球月 球的距离、 人造地球卫星的速度等等。 同学们看到自 己关心的数字, 一个个迫不急待地想会读能写。 一节课下来轻轻松松,学生还对所学知识运用自 如, 而且拓展了 知识面, 受到了 热
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二、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存在的弊端和不足
1. 课堂教学本末倒置。 现在有不少多 媒体课件, 为了迎合学生的兴趣, 常常一味追求表面上的新颖、动感, 过多 运用强烈的色彩、图片和动画, 看起来热热闹闹。 表面上学生被这种综合刺激所吸引 , 事实上却对学生造成了 误导, 使他们的注意力 过多 地集中 在多 媒体技术的各种展示技巧上 ,而忽视了教学内容, 造成了 本末倒置。 这种华而不实的课件, 不知不觉地使学生把精神愉悦当 作了 学习 的最终目 的,影响了教学效果。
2. 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 从而形成一种有助于认知活动开展的教学环境。 多 媒体教学虽可提供丰富的多 媒体信息和资料, 并在传递信息的快捷性等方面优于传统的教学手段, 但没办法完成情感教学目 标, 更不能取代传统教学, 使课堂气氛显得缺少情感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