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例谈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化的融合姚仙桃

例谈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化的融合

湖北省宣恩县民族实验小学   姚仙桃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在当今信息化日益更新的时代,教育教学与时俱进已势在必行,让学生在考取高分的同时,掌握当今的信息技术已是每一位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这就意味着信息量大增、信息交换手段高度发展,计算机智能化和网络化成为必然的趋势。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学的信息化也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对于学生的评价,也不仅仅局限于考取优异的成绩,更多是学生对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应从多方面:如思想素养、智力素养、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学习方式、电脑能力(其实是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实际才干……这是一种巨大的潜在价值!其中最根本的是能培养学生适应现代化社会需要的观念、能力和素质,让他们勇于参与现代社会的竞争。“现代科盲”比“过去文盲”适应时代潮流的难度要困难得多。所以我们构建语文教学信息化,就是不仅让我们的学生能考高分,交给他们一张毕业证,更是要交给他们一张“数字时代通行证”。

语文信息化教育,旨在引导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激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一种渴求知识,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化主动学习,甚至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有关心理实验材料表明,人的感官对信息的接受能力中,视觉和听觉的作用最大,两项合计占94%以上。而人对信息的记忆保存,视听结合可达到50%。因此人们认为,语文课堂教学信息化,运用音响,歌曲,图像,营造与课文相通的情境,创设一种尽可能真实的情景,使学生能很快投入到情境中,感受美的气氛,获得美的享受,形声并茂,音画同步,同时刺激学生的感官,可以收到比常规方法多倍的效果。例如我在教学部编教材二年下册《太空生活趣事多》一文时,首先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激情去了解太空中想要了解的内容,再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主动学习,让抽象的科学知识形象化,简单化,一时激起千层浪,让语文课本的工具性体现的淋漓尽致。首先我让学生自主学习,明确课文中介绍了太空生活中的哪些有趣的事情,接着让学生认真品读课文分析形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地心引力。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什么是地心引力理解起来是十分困难的,于是我紧接着利用航天员刘洋的太空课堂视频,让学生在轻眼目睹实验操作中明白地心引力对于我们的生活的重要作用。及时提问,除了走路,睡觉,洗澡,喝水需要地心引力外,还有哪些现象与地心引力有关呢?这时让学生分组收集资料了解地心引力对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作用。在课堂交流中让学生明白,地球上的所有事物都离不开地心引力。接着让学生提问,太空中只由睡觉,喝水,走路,洗澡有趣吗?你还想知道太空哪些有趣的事?给足学生充裕的发问时间,同时分小组记录下本小组中成员想要研究的问题,小组分工通过网络解决本小组成员中想要解决的问题。这样利用多媒体放飞学生学习的空间,拓展学生的视野,同时学生自己解决难题,这种成就感溢于言表。在交流汇报太空中如此多的趣事后,提问学生,太空如此有趣,如果让你长期居住在太空,你愿意吗,为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观点,让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充分的形成,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当今的古诗词教学更是离不开多媒体信息资源,借助多媒体音响,图片,视频,展现故诗词情景,让学生在听觉,视觉享受中,真正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例如老师在教学张志和的词《渔歌子》时,教师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资源,展示了“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潭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迷人画面,让学生在反复品读中体会到张志和“不须归”的心境。再用张松龄《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配乐对读,更是把张志和乐此不疲,乐在其中的悠闲自得的心境表达得淋漓尽致,让学生陶醉其中,回味无穷。在教学古诗李绅的《悯农》时,由于二年级学生年龄特点,语文知识匮乏,对诗句的理解十分浅显,再加上古诗距离当今的时代久远,学生无法感受农民当时辛苦耕作的情景,对于诗人对农民的怜悯之情,更不用说诗人对当时不平等的封建制度的憎恨之情是无法理解的。于是,老师借助多媒体,利用视频展现农民在地里辛苦耕作的情景,再播放一望无垠的庄稼丰收的情景。看到这老师马上质疑,农民收获了如此多的粮食,接下来他们的生活会怎样?让学生畅所欲言,倾其所有想象农民丰收的幸福生活。此时老师点拨,引导转折,诗人李绅看到的却不是如此美好的画面,出示诗句“农夫犹饿死。”为什么?接着再利用视频播放农民交租的情景,和农民丰收后仍然衣不蔽体,无米下锅的情景,让学生体会当时农民的悲惨生活,最后让学生带着情感朗读诗句,体会诗意,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

丰富的多媒体资源辅助语文教学,给语文赋予了更加深远的意义,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基本网络技能,是当今学生势在必行的责任。让学生获取无限广阔的信息量,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语文教学信息化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语文教学信息化的运用,正给现代语文教学带来深刻的变化。我相信,只要我们语文老师坚持并正确运用信息化教育,语文课堂必定成为学生营造学习语文的愉悦氛围的健康课堂,语文教学也将焕发一片新的生机和活力。


点击次数:41  发布日期:2021/4/1 19:37:42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