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浅谈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罗树华

浅谈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罗树华

(云南省永胜县永北镇中学)

摘   要:对于初中生来说,美好的旋律会在他们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加大对初中生音乐课程的引导,这对于提高他们以后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对他们素质教育的培养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很爱音乐,有的学生没有音乐细胞,对音乐没兴趣,再加上老师灌输式教学,音乐课堂枯燥乏味,如何吸引学生的眼球,促进其对音乐产生兴趣是非常关键的。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指导他们掌握音乐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在初中教学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激发了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升了他们的鉴赏能力,陶冶了他们的情操,为培养初中生的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奠定了基础。教师要用宽广胸襟陶冶学生情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指导他们掌握学习方法,巧妙创设问题情境,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一、让学生在听与观中产生欣赏音乐的热情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音乐教育对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感知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审美力都有积极的作用,音乐不仅可以舒缓压力,也能传播爱心,不仅能够使人惊醒,也能让人快乐,音乐的学习对学生而言是至关重要和不可或缺的。初中音乐教师更应抓住初中学生的特点,了解学生的需要,从实践角度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大胆参与,在学习中体会音乐的快乐,在音乐中感受生活的乐趣,从学习音乐中懂得成长的道理。音乐的作品在本质上是一种听觉艺术,需要先听后感,才能有所联想,从而更好地提升听众的审美。因此,初中生音乐欣赏的学习,必须从听入手,不只一般的感知,还要理性地听,达到审美意义的听。为了让学生能主动地被“听”吸引,提升对音乐的审美能力,最佳方式就是采用多媒体教学,借助现代科技,发挥多媒体集视、听、唱、赏于一体的功能,全方位地满足学生的感官刺激和欣赏热情。比如给学生讲解《天堂》这首歌时,可以给学生在多媒体上播放歌曲和MV,让学生不仅从歌词,还有视觉感受上体会整首歌的意境,从蓝天白云的景色,到万马奔腾的场景,不仅使学生体会到歌曲的美,也体会到了草原的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二、教师通过情感教育让学生喜欢音乐

情感教育是当代教育之关键,教师要注意丰富课堂的情感内涵。教师面对的是情感丰富的学生,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共鸣,和教师进行情感交流。布莱恩说:“师爱是一种力量、一种品质、是教育成功的秘诀。如果没有爱,教师的工作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当然,教育之爱未必非得那样轰烈。如果教师善于在日常教育中去播种这份爱,你就会发现,最伟大的爱其实往往产生在最平凡之处,最深的感动其实就在每一个平淡而平凡的教育细节中。”教师要投入丰富的情感,使课堂教学臻于完善之境界,学生才会被吸引,才会把精力投入到学习,进入自觉的学习状态,其潜能就能得到发挥。特别是教师若在课堂教学中情趣盎然,厚积薄发,必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产生学习兴趣,而积极主动地学习。要做一名出色的音乐教师,就要让课堂气氛活跃而生动,让师生的互动精彩而飞扬。学生有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才会集中注意力,产生向往学习的意识。

只要学生热爱教师,喜欢跟教师生活在一起,那么他们就会对教师所教学科产生积极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精神振作、态度和蔼,更要知识丰富、方法灵活,让学生时时处于热情而乐观的状态。教师还要用真实而坦诚的友爱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要面带微笑、用期待的神情、生动的语言营造活跃而又民主的气氛。特别是对待差生,不能对他们在言行和精神上歧视,教师要尊重学生,处处关心、爱护、体贴、理解学生,并且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良苦用心。教师还要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掌握丰富的知识和特别的技能,使学生信服、尊重这样的教师,使他们感受到在求学经历中遇到这样的好教师,从而让学生喜欢音乐课。

三、加强课堂表演让学生进入音乐课堂学习中

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是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歌词内容和音乐特征的记忆,配以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和表情来表现歌曲的情感。这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使学生在自我演唱时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在技术上有针对性的予以突破,保证整个音乐作品的表现水平和表演的艺术质量。除此之外,当学生的欣赏能力有一定的提高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音乐的在创作,例如学唱《唱脸谱》时,可以在熟悉节奏之后,大胆的鼓励学生根据练习中的节奏规律发打击乐器让学生自己创作、编排、自打节奏、随琴用la模唱旋律,进而将学生分两组合作,让学生进行重新合奏。参与这样的实践是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默契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音乐是培养初中生的音乐感受和审美能力的课程,因此,必须加强课堂音乐氛围的熏陶,让学生在优美轻松的音乐中享受音乐之美,给学生创设愉快的课堂氛围,并促进他们对音乐的兴趣。例如我国汇集了各个少数民族风格的歌曲,老师教课时,让学生对《丢丢铜仔》歌曲进行欣赏。在播放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之后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结构,原乐曲形式为小二段式,简短生动,全曲充满律动的意味,唱词仅上、下两句,每句中间插入“都阿莫呀达丢哎唷”的虚字衬句,增加了歌唱的趣味。

总之,教师在初中音乐的教学发展中,音乐教育还不够完善,还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更多的音乐知识,创新出更适合学生学习音乐的高效课堂,培养其浓厚的学习兴趣。


点击次数:28  发布日期:2021/3/8 15:38:22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