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雷 敏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中和镇明德小学  雷敏

摘要:让学生在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上学习,既需要教师实施趣味化教学,又需要教师采取激励评价方式点燃成功的希望,让学生提升信心,发展个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  活力  充满  课堂教学

课堂活力来自于学生的形式上“动”和思维上的“动”,前者是“形”动,属于身体活动,后者是动脑动思,属于智力活动、思维活动。从数量上看,课堂充满活力是要求全体学生参与的集体活动和思维碰撞。为了使语文课堂变得灵动有生气,就必须加强策略创新,让学生能有动起来的信心和勇气,有动起来学习的动力和需求。这样,他们活力才能展现出来,集结成一股巨大活力,使语文课堂生机茂然,充满活力。

一、加强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

兴趣是参与活动获取知识开阔视野和丰富智力的最重要动力。人们总是试图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中学习并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实践中我们发现有浓厚学习兴趣的人往往会孜孜不倦地广泛读书,而且学与乐相伴。因此,难怪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实践也证明的确如此。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加强学生这种学与乐相伴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受到兴趣内驱而感受不到的苦,并在积极体验中参与课堂学习更有动力,表现出“我要学”的信心和勇气。为了实现这种效果,在教学时我们可寓趣于活动中,通过竞争活动、游戏活动和情境交际等方式让课堂动起来,学生动起来。

二、用激励评价点燃学生成功的希望

教室是学生活跃的舞台,是活力充满的容器要让学生表现出强有力的活跃性,就需要使之有强烈的成功欲望。这种欲望直接“驱使”学生“我要学”,扮演“乐之者”角色。为此,我们可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和课堂三维目标的要求,体现人文情感,用激励评价点燃学生成功的希望使之灵性回归,活力展现。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展示语文学习成果,积极开展互动对话在尽情中、尽力中释放创新潜力,绽放出惊人的个性。而要达到这种效果,唯有激励评价不行

不激不奋,积极评价的作用是巨大的,可以帮助或影响学生方法的选择和动力的后勤保障因此,实践中学生回答问题后,我们老师就要采取这种策略,说:“你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你的回答就是质量思考的成果。”这样的激励点攒,能让学生温暖一个冬。有效评价是一种教育积极工具,在激励学生动力产生中作用明显。作为老师的,一定要积极践行这种策略,以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激励带来的愉悦和身心快乐,并以此为信心,又进一步促进他们活力再现

三、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提升信心

解决问题就是化解学习困难难度过低不能激起学生思维火花,更不能激起同学之间的思维碰撞,更没有大声的交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设置超越学生现有思维的适当难度让学生有跳跃式思维活动的舞台,这本身就是一种积极挑战,如果成功,便有利于提升学生信心,使他们活力在获得感中蹦出来为此,我们应在现实与难度间搭建桥梁使之沿着拾阶而上的阶梯解决问题,让学生思维在鼓励逐步深入。例如,在教学课文《鸟的天堂》中第二三段时,文中写到作者和朋友第一次通过“鸟的天堂”时,他们重写了大榕树的长势情况,从远观近看,调动多种感官写出了大榕树的位置大小和形状。作者并结合动态和静态两种方式来写,更突出大榕树的美,特别是采用拟人化的“生根”“垂到”“伸展”和“卧”之类的动词的运用,更突出了大榕树的美。 作者这样描写,那我们就可以让学生仿写类似句子,突出一处景物之美,结果很多学生仿写到很有创意而且学生在写过程中把其中的写作技巧也仿写有声有色。在他们看到自己的成果时,个个脸上笑容绽放,活力也由此在成果中得到了展现。

四、让学生积极探索发现展示自己的个性

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学生的自主实践是一种探究性活动。让学生积极地发现和探索课堂中的问题,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法的本质和核心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素,也是关键要素让他们积极探索发现,这本身就是一种以学生主体为基础的教改本质,是课堂化教为导的实践所以,在全面践行新课改中,我们语文老师不能象传统一人讲,把分析课文作为主要目标,更不能以讲深讲透为追求,而应该在课堂上给学生一些空间,让他们自己探索发现实验和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诗词时,传统做法就是翻译,让学生背词意和句意,而现在这种方法,基本不能采用,更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应让他们通过研究学习,借助上网或工具书等方式,让他们搜索相关资料,解决老师在预习中提出的一些问题。当然,很多学生是难过查询和讨论来获得理解的当他们通过自主探索发现等方式解决问题之后,他们获得的不仅是知识上的突破和技能上的发展,更主要的是信心的提升。

语文课堂需要活力,需要师生动起来共同推动教与学的展开这本身就是一门活动的艺术,也是培养、教育艺术传统语文为了追求答案的统一性和一致性,导致课堂没有创新而沉闷。而在倡导有生态、有个性的课堂中,我认为永远都不要去把标准答案放在第一位即使是在简单不过的东西,也许没有永恒的正确。新课程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也给我们的老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只要我们努力工作,大胆实践,不断创新并尊重我们学生的个性,我们就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充满活力的课堂中获得生动发展,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海涛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J].山西教育2007年

[2]小芳让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J].青年科学2010年


点击次数:30  发布日期:2021/3/8 15:34:1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