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浅谈在新课标下如何转变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秦 丹

浅谈在新课标下如何转变小学数学教学方式

四川省蓬安县利溪镇中心小学校    秦 丹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在于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贯彻这一理念,我们必须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法。长期以来,我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注意从情境、探究、体验和评价等四方面入手,大胆转变数学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吸收知识,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方式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主动探索、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过去的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已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的一大障碍。转变学习方式已成为当务之急。转变学习方式就是把学习变成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来确定新的学习方式。

一、营造学习氛围从创设情境入手

情境,即情景、境地。《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感到创设情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数学情境,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而且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更是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数学情境,还可以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从而自主、快乐地学习新知识。例如,在教学《分一分》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小区便民店”的情境。通过让学生经历便民店货物的动手摆放这一情境的创设,学生体会到了分类的必要性和意义,产生了分类的欲望,接着又创设了整理小朋友学具这一情境,通过让学生四人小组的分工合作、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让学生经历分类的过程,始终处于积极的情感体验中。

但创设情境不能刻意追求形式,目的不明、远离学生生活、脱离生活实际、牵强附会,创设的教学情境并不能产生预想的效果。从现代教学论的观点看,创设教学情境应当具备“三个性”:①真实性。就是情境所创设的应符合客观现实,不能为教学的需要而“假造”情境。②发展性。要选择恰当地、适合学生发展的情境方式。学生缺乏主观感受的可以多用录像、动画等形式创设实际情境,丰富学生的认识。学生需要动手操作、亲身经历的,决不简单替代,创设操作情境。学生需要认识上深化的,可以创设问题情境等等。结合教学内容与情境的内在联系创设。情境创设要“反映儿童熟悉和可以理解的事物”。如教学“一笔画”时,教者应多考虑学生对事物的认知特征,成人所关注的东西,儿童并不一定认同。③趣味性。如果情境创设不能让学生感受到有趣,富有挑战性,能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情境创设同样不能改变当前学生怕学数学的现状。这种吸引力,不只在于形式的新颖,更重要的是,学生对外在手段所引起的兴趣,要深化为内在的发展需要,即学生对数学学习本身产生兴趣。

二、支持自主探究,点亮智慧之光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为所有的学生提供了成功的机会。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每个学生都能提出自己的解题方法,同时又分享别人的解题方法,共同讨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这对于发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创造性思维十分有利。例如,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课中,学生由生活情境中找到数学问题后,我并不急于教给学生算法,而是将这一学习任务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独立地去探索,找到解题的方法,允许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算法,这样既保持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主动动手体验,享受学习乐趣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用于实践,而数学里的理论知识同样来源于实践。儿童是天生的体验和探究者,他们获取知识的过程,多是通过自身的探索、体验和实践来获取的。因此,数学教学要重视通过实践操作加强训练学生的推导能力,从多方面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发现数学的奥妙所在,学会用积极的思维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学习《对称》一课,学生通过观察认识了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之后,我安排了这样的操作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剪一个对称图形,然后画出对称轴。学生在折、剪、找、画的操作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到:对称图形两边的大小、形状、图案等都一样,对折后完全重合在一起,对称图形都有对称轴。操作性的体验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了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四、通过评价激励强化成功意识

课堂教学中实施及时、适度、多样的评价,既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教学过程。我们要每时每刻都在通过语言、手势、表情、神态等对学生进行评价,并在教学中努力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有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又如,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形式,学生通过有趣的游戏,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数学活动中,学生不仅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可能性,而且亲身感受到学习的过程是有趣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数学作为儿童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课已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教学内容的现实性、教学活动的主体性、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教学过程的探索性、教学目标的多元性,使数学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教学风格。我们正是必须从整体的角度来全面把握现代学习方式的精神,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点击次数:22  发布日期:2020/12/30 14:47:39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