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现状特征及解救措施 魏娟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现状特征及解救措施

魏  娟

(四川省平昌中学)

 

一、学困生的现状

①学困生的话题是世界教育领域探讨已久的话题。国外更多倾向于学困生的生理。精神缺陷而导致的学习困难的研究,而对于没有生理缺陷,智力正常却学习成绩差的学困生记述较少。国内论述的两者皆有。关于智力正常而学习成绩差的学困生探讨话题,大多是去挖掘学困生产生的内在因素,从学生自身。内在去寻找。如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因素。另外是谈论如何转化学困生。而对于学困生产生的外在因素之学校教育,以及如何预防的研究却很少。②人们常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然而在教育实际中,我们却痛心的发现,有些晚矣!一个数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何其难矣!在自己的多年的数学实践中发现,这些数困生实际上大多数是一些比较聪明的孩子,但是约束力极差,数学基础知识支离破碎。当老师与他们交流,耐心帮助的时候,他们内心也无数次的下决心:好好学习数学,不辜负老师的希望。但是转瞬即逝,每当新知识与他们少得可怜的基础知识发生碰撞的时候,就立刻败下阵来。长期形成的不良习惯,不良个性心理,犹如一颗毒瘤扎在数困生的心里,反复发作,吞噬那原本渴望学好数学的美好心灵。任凭我们教师怎样去帮助他们改正,耐心教导,都是事倍功半。与之相比,如果我们挖掘根源,找出教育存在的严重缺陷。积极预防学困生的形成,岂不更好。③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认为:我们说学生的成绩差异,往往会把重点放在学生身上,而不是放在学生与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上。这种差异大多是由学校和家庭环境条件造成的,也就是说是人为的,而不是天生的。数困生的形成与学校教育有怎样的关系呢?本文从数学学科角度去调查,分析初中阶段数困生形成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二、数学学困生的特征

数学学困生除具有一般学生的共性外,还有其特有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表现在学习有困难,看书不懂,答题不会,这样就使毅力欠缺的学生产生了畏难感,怕数学,烦数学。越不想学,成绩就越差,越差就越不想学,导致恶性循环。从而产生了自卑和应付心理,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涂改分数,欺骗教师和家长的行为也时有发生。②学习品质差。学习品质一般指学习认真、踏实、勤奋、自觉的创造过程。学习品质是决定学习成绩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出现不稳定的倾向。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情绪波动大,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上起伏不定。其结果是态度消极,敷衍应付,学习成绩直线下降。③参与意识不强。这些学生一般只对结论感兴趣,但对通过观察、推导,找出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他们的共同属性,抽象概括出数学规律、概念等一系列思维过程不重视,不愿参与探讨过程。这种心理防碍了学生知识形成的系统性。同时,没有通过自己努力而获得的结论终究不会形成牢固的知识概念。因而在使用知识时往往会出现“知识断层”现象。

三、转变学困生的策略

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感情。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交谈了解学生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学生的思想状态,从而拉近师生间距离,消除畏惧心理,营造出良好的学习心态和学习氛围,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这样学生才能听从老师的引导,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探究学习。②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 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必须使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上获得信心,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里包含两个方面: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很少有成功的体验,作业错误,考试失败,使他们灰心丧气,失去信心。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一旦发现他们进步了,哪怕是点滴进步,都要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对不妥或错误之处,则应循循诱导,帮助或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答案 ,而且要善于创设情景,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使他们在成功中树立信心和决心,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学生的能力不同,学习的基础不同,在新知识的讲授、作业的布置、学习水平的评价上、导学学案的设计上不搞“一刀切”,要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在作业的布置、学习成绩的评价上要有不同的标准,学案的设计分为几个层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取所需,均能得到很好的发展。③改变评比模式,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由于学生层次的不同,对学生进行评比是可多采用纵的比较少采用横的比较,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加他们的信心。④精心创设情景,引导学生研究。在新课的引入使采用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或与现实社会相联系的例子引入到新课的内容中来,改变数学课本中一些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的事例,增加数学趣味性和实用性,这样就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究问题的热情。经过老师的引导,自然的过渡到新的内容中来;同时通过对问题的解决,反过来促进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兴趣。⑤采取先进的教学手段和理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等电化教学手段,增加课堂的生动性,同时可增加多媒体的互动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还可组织学生就老师的问题进行讨论等,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课堂中来。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学习也是一样的,学困生之所以学习不好就是没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他们这里失一个概念,那儿丢一个定理,今天抄作业老师没发现,明天抄作业家长又不管。从而越来越跟不上,先是厌学,后是拒学,数学成绩也就越来越差。但只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认真、细心地引导培养他们,我们的汗水不会白流,一定会得到回报。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转化学困生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我们应本着循序渐进的精神,注意工作的方法,时时观察,常常提醒,多多鼓励,反复抓,抓“反复”,在高中教育的最后一年,数学学科一定不会是学困生的“后进”学科。


点击次数:97  发布日期:2017/10/24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