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基于废旧物品整合农村幼儿教育资源的实践与研究 韦秋永

基于废旧物品整合农村幼儿教育资源的实践与研究

贵州省黔西南州义龙新区德卧镇中心幼儿园   韦秋永

在幼儿教育教学中,要加强开展幼儿进行废物利用教育。要根据幼儿身心特点,从小引导幼儿的环保意识,灌输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获得环保技能。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保护环境活动,懂得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环保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孩子再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是对孩子珍惜资源,循环利用习惯的培养,同时是提高幼儿创造力的途径。

一、废旧物品现状调查

废旧物资即陈旧(闲置)的东西,或废弃的,可以作为再生资源的可回收利用性。在日常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剩余的价值不大的物资。包括:陈旧、报废、二手、库存、生产生活所产生的物资。例如废金属、废纸、再生塑料等,甚至废旧家电中还有相当一部分部件可以重复利用和作为再生资源的。废旧也是一种资源,只是不被人们所关注,很长时间一直秉持着旧货即丢、废品即扔的传统思想。这样不仅影响生态环境,而且这些“宝贝”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是一种变废为宝的“生财之道”。

农村幼儿园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游戏材料以及活动器材少,满足不了幼儿的需要,更谈不上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我们把眼光瞄向自然,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充分挖掘、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开辟了丰富多采的区角活动。

二、将废旧物品整合农村幼儿教育资源

开创思路,变废为宝。幼儿园区角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是通过材料来实现的,活动材料可直接影响幼儿活动的质量,关系到幼儿发展的速度和方向,教师根据教育意图提供符合幼儿发展需求的材料,让幼儿通过材料媒介来大胆的表现自我,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在活动的过程中利用一些利用率高的废旧物品,教师们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各项区角活动。《学做小鲁班》让幼儿用各种形状的木块,摆出各种模型,培养幼儿思维、观察的能力以及动手操作的兴趣。大班活动主题:《我真棒》中的《摆火柴棒》让幼儿在拼拼摆摆的过程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审美能力。

三、对幼进行废旧物品整合教育取得的成绩

(一)提高了环保意识

通过启发幼儿认识废品、收集废品、利用废品进行再创造,让幼儿明白废旧物品的可利用性,使幼儿养成平时不乱扔废物的好习惯,形成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提升了实践创新能力

  3至6岁的幼儿正处在创造力、想象力发展的萌芽期,对废旧物品的创造,可充分发挥幼儿的求异思维,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让幼儿从一物一玩转化为一物多玩,鼓励幼儿创造想象,探索多种玩法,幼儿对这种诱人的制作有着浓厚的兴趣。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形式引导幼儿学习、探索、创新,以提高幼儿兴趣,使幼儿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例如:手机各种纸盒、牙膏盒、酸奶杯等建构游戏,让幼儿知道废旧物品对环境的影响和危害,我们把废物收集起来,每一件废物在我们手里都会变成有用的玩具。这些外形、大小各异的物品留给幼儿极大的想象空间,在游戏中,孩子们会用饮料盒向上堆高成各种房屋、用酸奶杯排成栏杆。还有广告纸、吸管、一次性杯子、盘子等都是幼儿游戏、老师制作辅助用品不可缺少的材料。游戏制作中幼儿们明白废物可以循环利用的道理,并把幼儿亲近自然的情感转化为真正保护环境的行为,保护环境成为孩子们真正的内在需要和意识。

(三)提升了幼儿健康体质 

我们幼儿园用废旧纸盒做成吉尼斯乐园,利用矿泉水水桶做成小推车,用废旧木头做成跨栏用的栏杆等等。开展此类体育活动,不仅能满足幼儿的情感需求,还能增强他们的活动欲望,更能增强幼儿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四)投入小,收益大 

废旧物品的开发和利用既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使幼儿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又能充分发挥少投入、多产出的优势与作用,大大节约幼儿园经费,真正实现低投入、高效益的教育理念。

四、在整合废旧物品教学资源教育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是废物利用的实践需要家园相结合。幼儿园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必须取得家长的支持,让家长了解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要求家长配合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孩子、教育孩子,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如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玩具,有的幼儿和父母用废旧瓶子制作长颈鹿;有的用易拉罐制作花瓶装饰自然角。让幼儿在玩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尝试、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分享,并且更深刻地认识到废旧物品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其次是长期坚持,不能走形势,走过场。不能让幼儿认识即可,要转化为行动,坚持不懈,直到化为自主生成。幼儿园教师必须把“幼儿进行废物利用实践”的理念规范转化为具体操作,把实践课程与教学新思想通过幼师的系统构想和创新设计加以体现,整合创新各种可利用资源,利用多种教育手段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动手创想能力,不断探索新的教育信息,运用先进教育理念把安排计划、方法组合、材料运用等纳入一个便于幼师把握的教学范畴内,形成一个体现一定实践教育思想观念又具有可操作性的方式,并可建构出幼儿园的特色课程,

总之,在废物利用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只有引导幼儿主动发现、创新,才能把传授知识、发展智能和培养创造性有机统一起来,有效发展幼儿的创造性。从而提高教师的创造力、审美能力等,促进教师从新的角度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实现自身专业发展,从而促进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全面发展,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促使幼儿身心素质得到主动、和谐地发展,为实施幼儿素质教育提供全新思路和实践方法,以此推动幼儿教育更好地发展。

 


点击次数:187  发布日期:2019/12/1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