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策略探究 王红梅
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策略探究
四川省广安市中国石油广安希望学校 王红梅
摘要:要增强学生主体能动性,我们就必须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培养,使之爱上语文学习,乐于在师生互动中探究新的知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习兴趣 激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原因所在。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兴趣,人的积极性甚至可以增加3至4倍。有人推出了这样一个描绘性公式: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兴趣。因此,我们要促进学生努力学习,并取得良好学习效果,就必须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特别是在倡导学生主体的今天,我们更应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培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把激趣工作放在首位,想方设法让课堂趣味连连。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语文教学,谈谈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
一、加强导入策略创新以激趣
成功的教学在于导入创新。导入是一堂课的首要环节,虽然时间不长,但意义重大,承载着学生激趣、诱思、收心的重要作用。而采取导入引趣就是能胜任责任的一种有效方法,不仅能让学生注意力聚焦,迅速从课外转向课内,还能让学生思维跟着教师走,有良好的求知欲望。为此,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尽可能方式新颖,能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例如,曾在网上听到这样一位教师讲授《五彩池》一课,他在解题之后便引疑激趣,问道:“五彩池在哪里?谁能说出五彩池有哪些彩?谁能说说为什么池水是五彩的呢?”学生急于到文中寻找答案。这样的学习活动就使学生学得自觉、主动。这个引言为这堂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激发学生了良好的探究学习兴趣,学生自然兴趣盎然,为新课教学奠定了良好的人脉支撑。其实,导入引趣的方式除了“设疑”以外,还有很多,如谜语引趣、悬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都是良好的激趣策略。一节课的导入实在太重要了,它如同在战斗中选择一个突破口一样,辉煌的战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们要提高教学有效性,就必须重视导入创新的问题,而从激趣开始就能通往成功的大门。
二、开展学习活动竞争以激趣
小学生不仅好动,更好竞争好表扬。抓住这个年龄特征,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实践证明,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举措。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积极性,发挥主体能动作用,我们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参加竞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增设竞争活动的教学内容太多了。如在教学生字时,可以让学生比一比,谁认得快,记得牢,谁组的词多;在朗读课文时,让学生比一比,谁读得有感情,谁领会地深刻;在总结课文时,比一比谁的发言更响亮、更全面;在课堂激兴写作时,看谁有创意。比赛的形式可以是以学生个体为竞争对手,也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成为竞争对手等等。在这样的竞争比赛活动中,如果你仔细观察,学生在竞争中是非常活跃的,连后进生都不甘示弱。这充分体现了小学生好竞争的心理特质。因此,抓住这一点,我们就可让语文课堂更活跃,学生从成功中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更充分。
三、教学方法灵活新颖以激趣
新颖性的东西能吸引眼球,教学更需要方法灵活新颖,才能让课堂富有变化。我们知道,喜新是人的共同心理,好奇更是小学生突出的心理特征。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方法只能让人生腻,催人欲睡,特别是我们一些教师,把语文课流程程式化,每次是作者介绍、时代背景、划分段落、归纳中心、总结写作特点等等。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结合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求新求奇。一位老教育工作者说:必须使你的每一节课有点新东西——哪怕只是一个新词汇。抓住学生求新心理,不断在学生面前展现那个灿烂的知识新天地,你就会受到欢迎。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方式方法要尽量多一些,活一些。讲述、读书、讨论交替进行,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新意,有新意就能兴奋起来。只有兴奋性脑力劳动,才会使学习过程本身出现美妙的境界,就好象步入百花盛开的花园到处能够闻到芳香,又好象是品尝了醇香的美酒,充满了醉意。学习的这种境界能使学习者产生无穷乐趣。教师要想方设法使每一堂课都有“新意”。讲戏剧未尝不可以演一演;讲诗歌不妨举行个朗诵会;范读时不妨放一段录音……新的方式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实施生活化教学以激趣
语文源于生活,实施生活化教学,就是让语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的生活经历成为接收新知的奠基石。实践证明,采用生活化教学,其激趣效果也是相当明显的。有一次,我刚要讲课,外面忽然雷声大作,大雨夹着冰雹从天而降,学生都往外看。我看到大家无心听课,灵机一动,就干脆请同学们站起来,趴在窗户上看雨景,随即我说:“同学们,谁能一边看雨景,一边说出一些贴切的描写雨景的词句?”学生们高兴极了,看看说说,边看便说,课堂上妙语连珠,什么电闪雷鸣、乌云压顶、倾盆大雨、雷声隆隆„„几分钟上了一堂精彩的口头作文课。这样即使学生的好奇心理得到了满足,又激起了他的表达欲望,口头能力的培养水到渠成。
多年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就能喜欢学习,上课能积极参与,精力集中,在学习过程中能自觉学习,能提出各种疑难问题,勤于请教;能积极参加学习小组的讨论研究,设法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并且主动地寻找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他们的学习目标已不是为了分数,而是切切实实地掌握和运用知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参考文献:
[1]夏益军,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策略的探讨[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
[2]陈素新,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有效策略的研究[J].学周刊,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