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初中生物新课改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陆建丁

初中生物新课改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坝美镇八达初级中学校    陆建丁

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的严谨性。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我们每一位生物教师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科学求实的态度、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和强烈的创新意识。学习新课改要求后,我对自身教学进行了反思和研究,下面是我对初中生物新课改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一、    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首先,偏重生物学基本知识、原理的传授。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识记、掌握上,没有注意到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和生物科学素养。教师虽然希望与学生有更多更好的交流,但往往在课堂上没能提供有效的问题情境,不能组织起真正有效的讨论和交流,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的生物学思维比较肤浅。

其次,教学评价仍然按照传统方式进行。如今,我省已经把生物学科列入了初中毕业升学水平考试科目,但有的学校还不够重视,关注点仍然放在初三中考科目上。生物教学评价只注重定量评价、注重分数,忽视了除分数以外诸多方面的评价,如:学生的品德、学习态度、操作技能、创新意识及能力等等。教师主要从考试成绩上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样一来,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势必会挫伤一部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另外,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而大多数学校缺乏必要的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原本可以很生动的生物课显得枯燥、无趣。

二、提高教师的素质,转变教学观念 
  首先,生物教师需提高教学事业心。提高师德修养,主要是关爱学生,要求教师不能只给予教师的父母之爱,应该满足社会需求,给予学生更为博大、更为高尚的教育之爱,热爱教育事业必须热爱学生。 
  其次,注重继续教育。促使教师转变观念,加强知识更新,针对生物学科,老师应热爱生物学,学习生物学和生活、科学、社会的关系,掌握高科技领域的生物知识和研究成果。增强教学的基本功,提升授课教学质量,集中精力解决教学效率、效益。提高教师自觉教学意识,针对教学互动,开展自我评估,修正教学过程。 
  最后,参加教研。教师参与教研有利于教师更好地熟悉教学规律,掌握教育新动向,增强教师责任感,提高教育理论认识。同时,有利于教师学习新的教学策略、方法。 

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上,教师不能完全局限于讲解课本上的知识结构,也不能机械地给学生讲理论知识,在这种模式下听课,学生极易产生疲劳感,一节课接受的知识甚少。我们教师应打破常规的教学方法,采取合适的、新颖的、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需要。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可根据学生好动、好奇的特征,在课堂中安排一些活动,如游戏、动手操作、实验探究等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如在讲人体消化系统、运动系统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拼出消化系统图和骨骼系统图,在拼图的过程学生就能了解并掌握两个系统的结构;在讲食物链和食物网时,教师可给出一片森林图片,让学生绘制出多条食物链和这个系统中的食物网,让学生在小组协作中,互相竞争,进而产生学习兴趣,取长补短,完善自身知识。

四、强化教学设计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课堂效果的关键。课堂提问,将教师有目的地教和学生有目标地学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课堂提问可以激活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关注;可深化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与探索。提问要求避免“满堂问”。曾经的教学是“满堂灌”,新课程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于是“满堂灌”的现象少了,但我们的课堂又遭遇到了“满堂问”的尴尬。教师用一些过于琐碎的无意义的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诸如“对不对”、“是不是”等低级问题充斥课堂,这种课堂气氛可能是活跃了,但学生收益不多,虽然在形式上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但本质上没变,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的教育模式。因而教师要优化课堂提问设计,提问要求问题有一定的价值。 例如:在上《根对水分的吸收》这堂课时,我准备好萝卜条,盐水,清水等,叫一个学生上台来,分别把同样大小的萝卜条放在盛盐水和盛清水的器皿中,等一会,学生发现了了这一现象:放在盐水的萝卜条变软缩了,放在清水的萝卜条变硬挺了。这时我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我点了一句,说这个问题涉及到我们的数学知识。学生们思考着,讨论着,纷纷谈论自己的看法。有的说得一点不沾边,我没有批评他;有的说得沾边了,我鼓励他们继续大胆思考。最后浓度二字在学生口中出现了,通过双向交流,后面的教学任务迎刃而解了。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更是开启了智慧,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实验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问题探究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而要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教师就要从学生熟悉的环境入手,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实践,在实践中培养能力。在教学中,笔者常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相联系,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的实际意义。比如在讲植物的器官时,教师可以将学生领到室外,从校园里的一颗植物入手,具体介绍该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将课本中的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事物相联系,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     
     总之,初中生物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自然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以新课程改革为准则,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点击次数:43  发布日期:2017/8/19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