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小学语文学科打破课程边界教学的有效实施 向文雅

小学语文学科打破课程边界教学的有效实施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代市镇长五小学校  向文雅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打破课程边界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以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为例,探讨了打破课程边界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通过跨学科融合、生活化教学、项目式学习等方法,拓宽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打破课程边界教学;有效实施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课程内容往往局限于教材本身,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学生的学习视野较窄。然而,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其学习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和教材。打破课程边界,将语文教学与生活、其他学科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本文以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为例,探讨如何有效实施打破课程边界的小学语文教学。

、打破课程边界的内涵与意义

(一)内涵

打破课程边界是指突破传统课程体系中学科之间的界限,将语文教学与生活、其他学科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使语文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和教材,而是延伸到更广阔的空间。它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素养。

(二)意义

1.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

打破课程边界能够让学生接触到更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和视野。通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语文知识,提升对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能力。

2.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文字,还包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打破课程边界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知识,提升综合素养。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项目式学习、实践活动等方式,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语文,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打破课程边界的小学语文教学有效实施策略

(一)跨学科融合

1.语文与美术

语文与美术的结合能够让学生从视觉和语言两个维度感受美。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后,用绘画的形式描绘出西沙群岛的美景。通过绘画,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语文与音乐

音乐能够增强语文教学的情感氛围。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月光曲》一课时,教师可以播放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课文所描绘的意境。通过音乐与语文的结合,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升审美能力。

3.语文与科学

语文与科学的融合能够让学生从科学的角度理解语文知识。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爬山虎的生长过程,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生活化教学

1.联系生活实际

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日月潭》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去过的美丽景点,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交流和讨论。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开展生活实践

生活实践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语文知识。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父母之爱》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感恩父母”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写信、制作贺卡等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通过生活实践,学生能够提升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感恩意识。

(三)项目式学习

1.设计项目主题

项目式学习能够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提升综合素养。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计项目主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难忘的小学生活》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我的成长故事”项目主题,让学生通过采访同学、老师,收集照片、纪念品等方式,制作一本成长纪念册。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能够提升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2.实施项目过程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例如,在“我的成长故事”项目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板块的内容,如“我的好朋友”“我的老师”“我的精彩瞬间”等。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和创作,然后进行展示和分享。通过项目实施,学生能够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借助信息技术

1.拓展学习资源

信息技术能够为语文教学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多媒体课件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材料、视频资源等。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景阳冈》一课时,教师可以播放电视剧《水浒传》中景阳冈的片段,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课文内容。通过信息技术,学生能够拓宽学习视野,提升学习效果。

2.创新教学形式

信息技术能够创新语文教学的形式。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如在线阅读、在线写作、在线讨论等。通过信息技术,学生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自主学习和交流。

、结论

打破课程边界的小学语文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教学实践中,作为执教的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佳慧,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的实施方法[J].文理导航,2025年。

[2]潘昌荣,跨学科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实施策略[J].基础教育,2022年。


点击次数:3  发布日期:2025/6/27 9:43:42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