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勤于思考习惯的培养策略 郭 琦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勤于思考习惯的培养策略

四川省广安实验学校  郭琦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的关键。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及思维能力等多重任务。本文旨在探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从激发兴趣、优化教学方法、构建思考环境、强化实践应用及建立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具体策略,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勤于思考习惯;培养

勤于思考是一种重要的学习习惯,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尤为重要。然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仍存在一些不利于学生思考习惯培养的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学生主体地位被忽视等。因此,探寻有效的培养策略,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习惯的策略

(一)激发兴趣,点燃思考火花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欲望。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讲述一个与课文相关的故事或设置一个悬念,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然后让学生思考:“如果你是诸葛亮,你会怎么借箭?”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积极思考。

2.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多媒体手段能够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学习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欲望。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桂林山水的美景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和神奇,进而引发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深入思考。

(二)优化教学方法,引导深入思考

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强调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他们能够主动探索新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例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提问:“小女孩为什么要点燃火柴?她每次点燃火柴时看到了什么?这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的主题和意义。

2.开展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激发他们的思维火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共同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五壮士为什么要跳崖?他们跳崖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这样的问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激发他们的思维火花。

(三)构建思考环境,培养思考习惯

1.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能够让学生感到自由、舒适,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例如,教师可以采用鼓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发言,让学生感到自己的思考得到了认可和尊重。

2.提供丰富的思考材料。丰富的思考材料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机会和素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思考材料,如课外阅读材料、写作素材等。例如,教师可以推荐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给学生阅读,让他们在阅读中思考、感悟;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写作任务,让学生在写作中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

(四)强化实践应用,提升思考能力

1.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如演讲比赛、辩论赛、作文比赛等。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让他们围绕一个话题进行辩论,从而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升思考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例如,在教学《落花生》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花生有哪些好处?我们应该学习花生的什么精神?”这样的问题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

二、实施策略中的注意事项

(一)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具有不同的认知特点和学习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思考机会和素材。例如,对于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更高层次的思考问题;对于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更多的引导和启发。

(二)持之以恒,循序渐进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制定一个长期的培养计划,分阶段地实施不同的培养策略;教师还可以定期对学生的思考能力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三、结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的关键。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从激发兴趣、优化教学方法、构建思考环境、强化实践应用及建立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制定有效的培养策略。同时,在实施策略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个体差异、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以及加强家校合作等方面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全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习惯的策略[J].学园,2024年。

[2]李丛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素质教育,2021年。

点击次数:4  发布日期:2025/4/24 16:37:41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