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初中历史单元主题复习策略探究 刘改红

初中历史单元主题复习策略探究  

甘肃省华亭市第三中学     刘改红

【摘要】初三历史复习是学生的难点。本文聚焦初中历史单元主题复习策略,旨在提升复习效率与学生历史学科素养。通过整合教材内容、构建知识体系、创设历史情境、强化训练与反思等策略,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历史;单元主题复习;复习策略;历史学科素

一、引言

初中历史教学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培养历史思维与人文素养。单元主题复习作为历史教学的关键环节,能引导学生将分散的知识点串联成有机整体,深化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在新课标背景下,探索科学有效的单元主题复习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整合教材内容,确定主题

梳理单元脉络: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梳理每个单元的历史发展脉络,明确单元核心内容与教学目标。以“中国古代史”中的“隋唐时期”单元为例,其核心主题是“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涉及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唐朝的兴衰、民族交往与交融、对外文化交流等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隋唐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繁荣与开放特征。

提炼主题:依据单元内容,提炼出具有统领性的主题。如“世界历史”中“步入近代”单元,可提炼出“近代化的曙光”这一主题,围绕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掠夺等事件,让学生理解这些历史事件如何为欧洲近代化奠定基础,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单元知识,认识历史发展的趋势 。

三、构建知识体系,强化理解

思维导图法: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将单元内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等以图形化的方式呈现,展示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以“中国近代史”中“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单元为例,以列强的侵略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为主干,将战争的原因、过程、结果、影响以及中国人民的抗争事件(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作为分支,构建思维导图。通过绘制和完善思维导图,学生能清晰地看到列强侵略的步步加深以及中国人民不屈抗争的历程,强化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大事年表法:编制大事年表,按照时间顺序梳理单元内的重大历史事件,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理解历史的连续性。例如在复习“世界历史”中“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单元时,列出1919年巴黎和会、1921 - 1922年华盛顿会议、1929 - 1933年经济大危机、1933年罗斯福新政、1936年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等重要事件的时间节点,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这一时期世界局势的变化,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 。

四、案例分析

在某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在进行“中国古代史”中“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单元复习时,采用了上述复习策略。首先确定主题为“动荡与交融的时代”,引导学生梳理三国鼎立、两晋的短暂统一与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南朝与北朝的对峙以及江南地区的开发等内容,绘制思维导图。接着展示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相关史料,让学生分析战争胜负原因;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模拟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朝堂上的争论场景。在复习过程中,通过精选习题进行训练,并组织学生进行错题反思。通过这样的复习方式,学生对该单元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在后续的考试中,该单元相关知识点的得分率明显提高,历史学科素养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

五、结论

初中历史单元主题复习策略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整合教材内容、构建知识体系、创设历史情境、强化训练与反思。通过这些策略,能够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思维与学科素养,提高复习效果,为学生的历史学习与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创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复习策略,以实现历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单元主题学习与核心素养的对应要求。  

2、李华《初中历史单元课的复习策略研究》可通过知网或龙源期刊网获取详细内容。

点击次数:3  发布日期:2025/4/24 16:29:51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