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谈 刘玉芳
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谈
刘玉芳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永北镇灵源小学
摘要:语文教育生活化,越来越成为语文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教学部分,他强调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自然的融入生活内容和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恰当好处的把生活经验引入到语文教学中去,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感受生活中有趣的、美好的事情,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认知能力。在生活化的教育中,要让学生这一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能体会生活,学习一些生活知识,从而磨炼意志。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探讨
一、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的意义
我们今天倡导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无论是对于整个国家宏观上的发展,还是对于学生单个微观个体的发展,都有积极意义。首先,从整个宏观上来看,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有助于培养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的积极精神状态,从而引导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劳动,推动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文化事业朝着积极、健康、繁荣的方向发展。其次,从微观方面来看,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坚持文学来源于生活的指导思想,教学中的案例、素材、人物等,都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用心观察生活中的文学素材,练就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与此同时,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将课堂上所学的语文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用文学表达思想、用文学传达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总之,无论是从宏观方面,还是从微观方面来看,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倡导生活化教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的教学策略
1、利用生活化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之一,要想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有必要从创设生活情境入手,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如游戏、表演、竞赛等学生喜欢的生活情境开展教学,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既充满情趣又富有童趣,从而让小学生们积极主动参与、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来。为更好地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可以巧用生活化的情景导入,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具体可以采用的方式如:事物导入,如一幅画、一件玩具等,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认识;活动导入,在课前设计短暂的体验活动,让学生谈谈活动中的感受;巧设质疑,针对学生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将其与要学习的内容结合起来,引发学生的质疑,调动学生参与;观察导入,将学生生活中遇到的、观察到的现象与结果展示出来,引发学生思考,再引入学习内容。另外,还可以使用猜读导入、讨论导入、评价导入,甚至是对联导入、猜谜导入。通过生活化的情景导入设计,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技术,开阔学生视野
随着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网络等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小学教育中。教师要合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在解放学生的头脑、手、脚的同时,也要解放学生的空间、时间,让学生得到真生的自由,让学生在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多媒体、网络等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无限大的空间,使学生学习的时空和资源得到充分拓展。例如在学习“称象”这一节课的内容时,因为小学生很难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教师可以在网上搜索这个故事的视频或者是将其制成多媒体课件,让小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并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出其它称象的办法。
3、布置生活作业,提升语文能力
家庭作业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有效的作业练习可以巩固学生课堂所学,深化学生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但现阶段小学语文作业中,部分教师仍旧沿袭传统的“抄写”、“听写”、“题海”等作业模式,忽视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与学习需求,阻碍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为改善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借助生活化作业布置,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提升。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布置的作业已无法满足当前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新时期生活化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不同的趣味家庭作业,以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与积极性,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提升。
4、注重实践联系,提升小学教育水平
想要提高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有效性,就必须注重语文与实践的联系,以生活中的实物为中心,以演示某一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将语文与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以激起学生广远的联想。例如:在学习“日月潭”第四自然段时,“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了一层轻纱,周围的景物变得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这句话描写出了日月潭下雨时的朦胧美,对于八岁左右的小学生来说,很难真切地感受到这种美,教师可以利用早读课,带着学生去学校的湖边,指引学生朝湖面上看,让他们自己想一想,下雨天与晴天湖面的景色有什么不一样,以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将学生带到景色中去,引导他们去看去想,把生活中的生动景象与课本上抽象的词语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对景象的亲身感受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体会作者的写作情感,使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得到真正落实。
总之,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中,把握生活素材和课本原文的两个点,以课堂教学为起点,让教学回归到生活中,将生活引人到教学中,两两结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真正的实现小学语文的生活化。只有如此,才能使小学生在感知生活、体验生活、探究生活的基础上,真正的理解语文和生活的关系,让学生尽早的形成语文知识素养,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而教师同样能在这样的教学中提升语文与教学的质量。